苏州再添新名片,历经5年多的创建,“苏式公交”终结硕果,12月12日,交通运输部发出通报,命名12个城市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苏州名列其中。今天(12月13日)上午,在广州举行的2018年全国城市交通工作暨公交都市建设推进会上,苏州被授予相关标牌。
坚持生态优先,践行绿色发展,始终是苏州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2013年以来,苏州以创建“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为契机,全面落实绿色交通发展战略,将传承保护千年古城与引导市民绿色出行紧密结合,在探索和实践中走出了一条“苏式公交”的特色之路,以“为乘客提供优质出行体验”为核心,全力推动交通与城市的和谐发展。
创建期间,苏州累计投入财政补贴超过70亿元,为城市公交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同时,苏州相继出台90余项公交优先发展政策措施,开展100余项公交规划及项目研究,作为世界银行在中国“缓解大城市拥堵、减少碳排放”三大试点城市之一,苏州与全球性环境与发展智库世界资源研究所深度合作,借助国际视野助力绿色出行发展和公交都市建设。覆盖所有环节、面向全部乘客的智能公交体系的建成,使得调度成本下降78%,极大地提升了公交服务品质和运营效率。苏州还建立了以乘客委员会为核心的第三方监督模式,积极发挥“城市啄木鸟”作用,将公众出行体验作为城市公交发展决策的重要标准。
为打造完整的绿色出行链,“苏式公交”构建了一个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网络,出租汽车为补充,慢行交通为延伸,多元一体的城市绿色出行服务体系。目前,苏州公交出行吸引力日益增强。作为全国首个轨道交通成网运营的地级市,苏州轨道交通年均运量增长28.8%,轨道交通站点公交线路配套率100%,轨道公交换乘客流日均接近20万人次。在所有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均设置了公共自行车接驳点,其本形成24小时服务的公共自行车系统。
因地制宜,创新发展古城特色公交则是“苏式公交”的一大亮点。苏州通过开行社区巴士,有效串联社区、商圈、医院、学校与干线公交、轨道站点,构建了“轨道交通+社区巴士”“ 轨道交通+慢行交通”等特色公交发展模式。截至目前,已开行社区巴士50余条,可与轨道交通、干线公交无缝衔接,同站换乘。在古城区道路资源紧张的情况下,苏州积极探索实施路口优先、信号优先、单行道优先等灵活的路权优先措施,古城区主干道实现公交专用道100%全覆盖,早晚高峰时段,公共汽电车平均运营时速20.03公里/小时,明显高于同时段道路平均车速18.8公里/小时。
公交运力的持续优化,也推动了古城绿色旅游的升级。目前,苏州市区绿色公交车占比达到84%,中心城区清洁能源公交全覆盖。借助新能源水上巴士,“苏州好行”特色旅游公交,人力三轮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市民游客可享有水陆联动、穿越古今的绿色畅游服务。
经过5年多的努力,苏州顺利完成了创建任务,并按照有关程序通过了验收。苏州市交通运输局表示,接下来将围绕“提升市民绿色出行获得感”这一核心发展目标,进一步深化推进公交都市建设,加快绿色出行共建、共治、共享,为助推城市绿色发展,服务“交通强国”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今天(12月13日)上午,苏州市副市长吴晓东代表苏州领取了“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标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