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7时许,相城区望亭镇何家角村的村路上,会开过一辆辆满载着污泥的运输车。这些污泥从相城各个污水处理厂统一收运来,被送往附近的苏州太湖中法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太湖中法由苏州市相城水务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工业园区中法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及上海华电电力发展有限公司下属的苏州华超实业公司合资组建,于2017年12月19日在相城区望亭镇正式开业,也标志着相城区污泥处置及资源化利用项目正式投入运营。
这间在外看来平平无奇的工厂,却拥有特别的“魔力”——成吨成吨的污泥进入这里,将开启一段“神奇旅程”,最终实现“变泥为宝”的华丽转身。
摊开、切碎、吹风 “炼”干污泥不简单
在苏州太湖中法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已建设起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污泥处理处置系统和集成工艺。每天从污水处理厂运出的湿污泥,用全封闭的卡车运至污泥干化厂污泥料仓,再进入污泥处置设备进行干化。苏州太湖中法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俞益辉介绍:“干化处理的关键在脱水。”目前,太湖中法采用的是国际上最先进的“二段法”干化工艺。而其中至为重要的“法宝”,是一个个外观如柱状的圆筒——薄层蒸发器。
据介绍,从外面收运来的湿污泥含水率大约在80%,也就是含固率在20%左右。这些湿污泥在薄层蒸发器内壁上被均匀地涂成薄薄一层,在机器中心转子旋转的作用下,污泥经蒸汽进行加热干化。待污泥含固率从20%提高至40-45%左右后,送入切碎机。俞益辉将这个处理过程形象地比喻成“摊面饼”、切碎机比喻成“面条机”。
“由于薄层蒸发器出口的污泥含固率已提高至40%—45%左右,此时的污泥塑性最好,可以通过切碎机将污泥挤压成‘面条’状。”俞益辉介绍,“面条”状的污泥将进入第二段“带式干燥机”,如同使用“吹风机”一样,污泥依次经热风和冷风的加热、冷却,最终形成含固率在65%-90%可燃烧的干污泥。
产业协同助力实现“变泥为宝”
完成干化还只是污泥“变身”的第一步。俞益辉表示,干污泥热值大概在3000大卡,相当于一般褐煤的热值,完全可以作为燃料使用,是非常宝贵的能源。“我们的干污泥会被封闭卡车运送到望亭发电厂,与煤混合后进行焚烧发电。”
通过和望亭热电厂等进行产业协同合作,太湖中法在污泥处置过程中逐渐打造起一个绿色循环:污泥干化所用的蒸汽来自望亭发电厂,产生的污水则会回到附近的望亭污水厂。生产过程中每一处臭气源,都将经过收集、集中处理并达标排放。而焚烧发电留下的灰渣,通过相应工艺,也可以制作成水泥、砖等建筑辅材进行利用。
“污泥,其实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俞益辉感叹。以往,随意外运、简单填埋或堆放的大量污泥,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还容易对土壤、地下水、大气等造成二次污染。而现在通过规划引领,技术驱动,产业协同,相城区正逐步走出一条绿色“出路”,实现污泥处置的循环利用和节能低耗。
整个项目进行一年多来,技术已日趋成熟。截至2018年12月25日,太湖中法共累计处理处置污泥近39000吨,节约标煤5000多吨,相当于8份污泥变成1份标煤。今年11月,第二条生产线正式投用,项目总体达到日处理200吨湿污泥的规模,“吸污”能力进一步提升。这一“变泥为宝”的技术,吸引了41家单位362人次前来太湖中法参观考察。
据悉,为进一步满足地区污泥处理要求,太湖中法拟再扩建3条生产线,力争至2035年,污泥处理能力达500吨/日。对于未来的前景,俞益辉信心满满:“今后,预计每年可处理污泥18万吨,节约标煤2万吨,将有效实现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处置及资源化利用。”(苏报融媒记者 周澜源 通讯员 王莉莉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