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19年全市民政工作会议召开,总结2018年工作,部署2019年任务。
刚刚过去的2018年,市民政局在全省率先开展因病致贫家常态化帮扶,切实解决了居民因医疗等刚性支出过大导致的家庭困难。市级制定“救助管理三年行动计划”,运用人脸识别技术帮助135名长期滞留“三无”人员回归家庭。全市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2.15万人,全市2826名特困供养对象生活得到有力保障。
苏州市民政局积极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深化医养融合发展,全市开工开业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12家,新增养老机构床位1100张、累计各类养老床位85839张,护理型、社会力量举办(经营)床位分别占比72.9%、67.1%;全市建有护理院56家,占全省三分之一以上,数量居全国地级市首位。深化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新建日间照料中心110个、累计1433个,覆盖全市所有城市社区和60%的农村社区;全市10个县市区均建有1家中央厨房,助餐点1522个、覆盖70%的社区(村);累计建成助浴点77个,覆盖86%的乡镇街道。太仓市养老工作经验得到民政部领导批示肯定,向全国推广。
2019年,苏州市民政局将统筹推进社会救助工作。综合考虑救助标准制定依据、各种救助标准之间的比例关系,进一步健全城乡低保制度,完善低保家庭收入核定办法,降低困难家庭大重病患者、残疾人进入低保“门槛”,明确低保边缘重病困难对象救助及资格认定标准,综合施策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切实加强残疾人和儿童关爱保障。加大残疾人保障力度,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信息系统上线运行工作,确保补贴及时足额精准发放到位。大力推进街镇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站建设,鼓励社会资本运营残疾人全日制康复机构。
大力发展慈善公益事业。积极探索慈善信托、股权捐赠、网络慈善等新型慈善参与方式,扩大社会捐助站点覆盖范围。
2019年苏州民政工作还将聚焦精准精细,综合提升底线民生保障水平,统筹推进社会救助工作、切实加强残疾人和儿童关爱保障、大力发展慈善公益事业。聚焦共治共享,扩大“三社联动”整体优势、提升乡镇服务能力、规范社会组织培育监管。聚焦便民惠民,更大力度优化养老服务供给、更大力度发展专业社会工作、更大力度规范专项事务服务管理。聚焦落地落实,加强法治民政、智慧民政、服务民政、开放民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