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方方
新学期开始,孩子们领回了一本本新教材。与此同时,那些上学期没怎么用到的教材、练习册,已被装进纸箱里,可能再也不会被翻动了……
日前,有家长就通过苏州便民服务热线反映,仅他们家就整理出几乎全新、没有使用过的二十多本教材和练习册。这些即将被当成“废品”的书籍,放着没用,扔了实在太可惜。如能切实在中小学校园内实现循环使用,能节省很多社会资源。
家长:一学期都没用,二十多本书就这么浪费了
陆女士是苏州市区某学校初一学生的家长。新学期开始前,她和孩子一起整理上学期的书本,惊讶地发现学校下发的参考书籍和各科练习册,有很多还是全新的一字未写,或者是老师从没要求在课堂上使用的。
陆女士说,仅她孩子一个人,就整理出了二十多本书,比如《文化江苏》《英语补充习题》《写字与书法》《生物学实验》《历史填图册》《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等等。她现在把这些书都装了箱,估计过几年还是会被当做废品处理掉的。她不敢想象,整个初中年级,整个苏州市,每学期要有多少本这样的全新的书籍会被浪费,看着真觉得心疼。这些书虽说都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为免费教材发给孩子们的,但就这么一直不利用起来,总归是资源的浪费。
陆女士希望苏州有关部门,今后能从孩子实际的学习需求出发,下发一些学校能真正利用起来的书籍,书目尽量精简一些。如果是一些安全教育或地方文化的图书,能否考虑在中小学校园内循环使用?
教育部门:循环利用教材建议很好,会加强核查
“市民的建议非常好!义务教育免费教材下发但不使用,结果造成资源浪费,是应该充分考虑一下循环利用问题。”
记者从苏州市教育局了解到,我市中小学义务教育免费教材的征订,每年都会由苏州市教育局下发相关文件,其中文件第四条指出:《书目》中标注“▲”的地方课程教学用书,由各地根据教学实际选用,各地应严格按照“开课可订,不开课不订”的原则,根据《书目》规定的科目、教材版本、开设年级和当地实际进行征订。与此同时,在该文件第三条中,规定了2019年春季循环使用的教材书目。
考虑到市民反映的部分义务教育教材浪费问题的确存在,今后苏州各级教育部门将加强核查,力求教材书目发放精简有效。家长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及时提供出现问题的学校名称,便于开学前后就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核查。
图书馆:接受社会捐赠图书,还是有一定要求的
那么,这些全新的书籍或教材,能不能捐献给有需求的地方呢?按照陆女士的想法,她希望苏州有个可以捐书的地方,并且可以一直受捐、有比较可靠的固定场所,比如图书馆之类的。
记者从苏州图书馆了解到,目前馆方接受社会捐赠图书,还是有一定要求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读者所捐赠的图书,是图书馆无馆藏的正规出版物,并且符合图书馆的馆藏收录原则;其次,如图书内容是与苏州地方有关的文献,图书馆接收并开具收藏证明;第三,如果图书内容与苏州无关,但是捐赠者本人编著或出版的文献,图书馆也会接收并开具收藏证明。
除此之外,如果读者捐赠的图书不满足上述一些条件,且图书馆已经收藏了和所捐赠图书相同版本的图书,馆方可以接收,但不开具收藏证明,这些图书以后可能将会作为公益慈善项目,转赠给其他需要的机构。如果市民对所要捐赠的图书无法确定是否符合要求,可以直接联系图书馆采编部咨询相关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