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天笑
闹市商业广场里开了家动物园?有呆萌的水豚、机警的狐獴、憨态可掬的土拨鼠、来自澳大利亚的鬃狮蜥、色彩斑斓的海洋鱼类,甚至还有国家级保护动物金刚鹦鹉。为揽客,商家真是脑洞大开。顾客在此能近距离观赏、投喂平时难得一见的野生动物,甚至可以与动物亲密接触,小朋友们更是欢呼雀跃。
但是,这一创意也引起不少质疑和担忧:在商场相对密闭的环境中,如何保证野生动物的健康生长?人与动物共处一室,怎样隔绝动物气味、粪便等污染?这里的消毒工作能否杜绝人畜共患病的传播?设置这样的小动物园是否符合野生动物保护的法规?
密闭环境饲养近百种动物,充斥着异味
读者谢先生向本报热线反映,他是一名动物爱好者,上周日下午带着儿子逛一家超市时,走进了这里刚开不久的“萌宠乐园”。“本以为只是宠物店,没想到是一家迷你动物园。孩子看见小动物时特别开心,可作为成年人,我看着那些被关在笼子或者玻璃屋里的动物,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滋味。商场出现这样的新业态,究竟是让孩子亲近自然,还是在虐待动物,甚至是残害生命?”
谢先生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在购物中心引入动物园项目早已不是稀罕事了,仅在苏州就有几家规模不小的商场动物园。前天下午,记者陪同谢先生来到位于园区湖东的一家商场,参观了其中一家“占地2500平方米,拥有近百种稀缺珍贵小动物,覆盖陆地、海洋、空中的中小型可爱萌宠”的迷你动物园。
走进动物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人造的雨林环境,用铁丝网制作的圆柱形过道从大门口的松鼠展示橱窗一直延伸至园内。发现有人走近,十几只正在奔跑的松鼠迅速停住,机警观望。没了松鼠奔跑时爪子触碰铁丝网的声音,通道里听到的只有通风机运转的声音。一旁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避免动物产生的异味影响参观环境,园内的新风系统24小时不间断工作,气温再高点,空调也会全部打开。工作人员还特别提醒,靠近松鼠过道的地方异味会比较大。“因为这些小东西四处撒尿,墙壁的隔板用的木料会沾上尿液,渗进去后一直散发味道。”
离开充斥着异味的过道,进入下一处参观点,一只水豚和一只旱龟正趴在房间中间的一片区域休息。一处玻璃橱柜内,饲养着几只小香猪。饲养着两只水獭的玻璃橱柜还有一条玻璃通道连接着水池区,方便水獭进出,但通道里满是粪便。
进入最后一间展示鸟类的房间,散养鸟只在房间内四处飞散。当天下午互动区域内的节目暂停,色彩斑斓的鹦鹉被铁链拴着,站着打盹儿。工作人员介绍,颜色最艳丽的那只就是金刚鹦鹉,属于国家级保护动物。
最大卖点是打破“围栏”,人畜安全却是大问题
和传统动物园不同,商场内的迷你动物园最大卖点就是打破了“围栏”,游客能零距离和小动物互动。除了投喂食物外,游客还可以触碰或者抚摸小动物。记者在上述这家动物园看到,不同参观区域之间都设有洗手池,工作人员要求顾客在触碰动物前后都要洗手,但并没有提供一次性防护服、鞋套等,也没有喷淋的消毒装置。其中一名工作人员介绍,日常会对园内环境杀菌消毒,动物也经过了防疫检验,游客不必担心卫生问题。
“卫生倒不是我最关心的问题,这些动物长期在这种环境中被人触碰,一直会处于紧张状态,对健康会有影响。”谢先生说,比如狐獴,这种小型哺乳动物栖息于草原和开阔平原地区,擅长挖洞。对于商场室内环境,地面不能挖掘,只能靠人工填土来满足它们,但受商场层高限制,土堆深度有限,它们就只能被迫暴露在游客视线中,没办法远离骚扰,久而久之不可避免地积蓄压力,导致行为焦虑、狂躁,既严重影响动物健康,也可能对游客造成伤害。
记者在和一名工作人员交流中得知,动物园开业至今,虽然园方会定期对动物身体进行检查,但不可避免会出现问题,目前已有一些动物因为身体原因撤离。对于动物死亡后如何处理,该员工并未透露,只表示园方会根据季节、环境等因素不定期更换参展动物。该员工还告诉记者,因为园方参展的动物大多数较为常见,因此园内工作人员也没有特定的持证上岗的要求。
昨天,记者联系苏州市林业站了解相关情况。据工作人员介绍,金刚鹦鹉产于美洲热带地区,属国家保护动物,饲养鹦鹉需取得相关部门许可证,而国家保护动物受法律保护,私自收购、出售、饲养和运输濒危野生动物均会受到法律追究。该工作人员同时称,对于时下部分商场内引入迷你动物园的做法有所耳闻,林业站也曾接到过市民举报某商场开设马场的问题,经林业站工作人员现场查验,类似矮脚马一类的陆生动物不在保护名录中,因此并不涉嫌违法。机构如果经主管部门审验通过,持有资质证书,可以饲养相关保护动物,但从动物生存的本性来看,回归到大自然才是最好的,至少也应呆在环境接近大自然的动物园里。
“新业态”处法律盲区,监管缺位存风险
记者随后就商场开设动物园是否合适的问题采访了市场监管、
动物检疫、卫生等部门,均未得到明确答复。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表示,商场动物园持有营业执照,不存在无证经营的情况,如果经营内容与证照规定内容不符,才予以处理。同时市场监管部门只对餐饮等行业的卫生环境予以监督管理,动物园不属于其管辖范围。动物检疫部门表示,商场动物园展示的动物属于萌宠,只能要求园方的兽医按照自定的免疫程序对动物自行免疫,并建立档案进行记录。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近年来国内外有不少商家在进行这样的尝试。加拿大西埃德蒙顿购物中心、迪拜瓦菲购物中心以及美国尼米尔斯购物中心均开设了室内动物园。从2016年开业的广州正佳广场“极地海洋世界”,到2017年投入运营的武汉天地壹方韩国zoolung zoolung,再到2018年天津天河城的Only Zoo,市场均看好小型主题动物园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发展前景。电子商务的冲击使传统百货面临巨大的压力,经营者正想方设法营造新热点以吸引客流。其中,小型动物互动类的主题乐园因对家庭单元的吸引力,有助于增加消费粘性,被很多商家看好。
但是,也有商家对此持审慎态度。在上海外滩一家新型综合体负责招商项目的章先生告诉记者,此前他们也曾考虑过将迷你动物园引入项目中,但这种项目存在两个难点。其一,在室内大规模饲养动物,要实现安全、卫生方面的保障远比室外难度大。如只是饲养小巧萌宠,又对长期吸引客流作用有限。从政策层面看,室内动物园的建设项目报批需要通过住建、环评、规划、市政、园林等部门的审批,手续比较复杂。其二,也更加容易受到质疑的是,室内动物园项目的卫生问题。目前国际环保组织对密闭空间养动物的做法并不认可,认为会对动物身心健康不利,同时由于室内动物园没有自然光照的消毒杀菌,单纯依靠人工方式,很难避免疾病传播。受到这些因素的制约,此类项目并未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出现。目前,这一“新业态”还有不少环节处在法律法规的监管盲区,存在不少不确定因素,一旦发生意外会难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