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苏州公布市级机构改革方案,并迅速推进落实。如今,两个多月过去了,这轮机构改革推进到了哪一步?改革所涉及到的多个部门正在发生着怎样的改变?对老百姓来说,又将获得哪些实实在在的利好呢?
4月2号,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执法人员对相城区的大润发超市,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
除了对食品标签、标识,以及电梯的安全进行检查外,执法人员还检查了儿童玩具、电器的3C强制认证、明码标价,以及图书、音像制品的知识产权等问题。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综合执法,达到了一次检查、全面体检的效果。
而在过去,这样的执法检查涉及到质监局、物价局、工商局、食药监局、知识产权局等多个部门,要通过不同部门的多次执法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超市客服经理杜德生说,不管是哪个部门来检查,对于企业来讲都提供了同样的证件、同样的一个加工流程、机制、标准。超市在应对检查这一块,感觉是一项重复的劳动。
过去猪肉出现质量问题时,“8个部门管不住一头猪”往往会成为对执法监管分段模式的调侃。尽管这个说法有失偏颇,却真实地道出了职能交叉、机构重叠存在的种种问题。
苏州大学地方政府研究所所长沈荣华说,管理的权限、管理的利益,这个分割往往没有一个统一的意志。各自为政的结构导致了谁都想管,谁都不想管,然后谁都管不好。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黄建洪说,一句非常形象的话就是九龙治水而水不得治,是碎片化的治理,单纯条线的治理;缺乏协同、缺乏系统性、缺乏前瞻性。这个问题就凸显了。
在这轮机构改革中,新组建的市场监督管理局,整合原工商行政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同时承担物价局的价格监督检查,商务局的打击假冒伪劣、反垄断调查等职责。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加强统一管理,营造更好的市场环境,让老百姓买得放心、用得放心、吃得放心。
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王庆煊说,觉得原来的执法最大的浪费就是没有形成一个整体观念,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监管理念和手段。现在通过一次检查把所有的职能都履行到位,这就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这轮机构改革,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一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统筹、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的优化、协同、高效原则。而这样的机构重组,并不只是物理上的重新拼装,更要在人员融合、职能整合上真正发生“化学反应”。两个多月以来,这样的“化学反应”也在悄然发生。
王晓萍原本在市食药监局人事教育处工作,在这轮机构改革中,被调到了市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处,对她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每天她都像上学时一样,全力学习医药价格和招标方面的政策、知识,经常到了晚上还在和同事讨论相关专业问题。
苏州市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处负责人王晓萍说,医疗机构打的报告一给她,她就要能判断出它属于高值一类的,还是高值二类的,还是属于低值的。首先就是要熟悉这些东西。
新成立的市医疗保障局,由原人社局、原物价局、原卫生计生委的相关部门整合而成。集中办公后,局里自上而下都在抓紧学习医药、医疗和医保这三大块面的知识、政策。
苏州市医疗保障局局长陈建民说,每一间的办公室开始找起到每一条电话线、网线拉起来,到OA系统的建立。原来医保的同志要熟悉物价局问题,物价的同志要熟悉医保的问题,然后要熟悉招标的问题、要熟悉医疗的问题,都需要学习。通过学习来提升能力,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
陈建民介绍,过去医药、医疗和医保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导致政策衔接不畅、具体经办措施有冲突。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国家指定的药品降价后,市场上就很难买到,“降价药”新瓶装旧酒,改名变新药。因此药价高、看病贵的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
苏州市医疗保障局局长陈建民说,降价的品种会消失了,企业不生产了,医院不用了,医生不用了,老百姓切身体会不到这种降价带来的红利。
医保局成立后,将真正实现三医联动,从顶层设计上进行统一:统筹规划、集权管理、统一实施。政府服务管理理念的转变,正是这一轮机构改革,从物理叠加到化学反应的一个具体表现。
苏州市医疗保障局局长陈建民说,招标最后确定的价格由他们来定,最后自己又负责支付。招标采购的什么价格,支付就是什么价格,这样的话就避免了一个扯皮。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黄建洪说,它想改变的是政务管理服务的DNA,这种改变实际上要形成一种内在的优化。在这个职能机制、方式方法的整体改进、顶层设计一体化的思路之下来做一个延伸的工作,预见性是增强了,它的连贯性也增强了。
在这轮机构改革当中,有根据苏州发展特点新成立的部门,也有将职能分散到其他单位,不再设立的部门。其间的分分合合,有形势变化的原因,也有对客观规律的再认识。但不管发生怎样变化,改革都是为了顺应新时代下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
在苏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刘鹏飞正在整理几叠厚厚的审批材料。他所在的公司计划在吴江开发一个房地产项目,已经跑了大半年,还只进行到项目审批流程的一半。
项目工程师刘鹏飞说,地方都不在一起的嘛,所以说跑的地方会比较多一点。如果在一起的话当然送到一个窗口会比较简单一点,不然的话要跑好多个部门、好多个窗口。这个对生产单位来说是比较麻烦。
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批涉及到发改、工信、规划、消防、园林、住建等多个部门,顺利的情况下,也要跑24个委、办、局的窗口,前后历时1年以上。如果设计内容有修改,又要重跑一遍。但是像刘鹏飞这样的经历,很快就会成为历史。在这轮机构改革中,苏州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对市行政审批局进行改革。在今年6月份之前,就将实现一窗受理、统一审批,办理时间将缩短到120个工作日。
苏州市委编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处处长徐威说,通过这个职能优化,把它全链条上的这些职责全部都串在了一起,或者是划转,或者是进驻到了审批局。这样审批局就在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这一块就形成了一个全链的闭环。这样就是更加有利于提高审批效率。
此外,新成立的大数据管理局、长三角地区合作与发展办公室也是苏州机构改革中的亮点。专家表示,一轮轮机构改革,是为了适应时代的深刻变化而做出的调整,它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最终目的是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真正解决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黄建洪说,行政事务面对的社会的需求,这种变化的速度非常快。觉得现在所做的事情,这种调试是有它的价值的。
苏州大学地方政府研究所所长沈荣华说,最终机构改革的得益者是广大人民群众,因为他能够在跟政府打交道的过程中间,能够享受到政府的服务,能够体会到政府的责任。
新一轮机构改革,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刀阔斧的改革决心和深谋远虑的改革智慧,也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理念。希望苏州的改革稳步、有序推进,政府的服务更周到,老百姓办事更方便,获得感更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