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五(4月26日)是第19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今天(4月23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在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举行“江苏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新闻发布会”,发布2018年江苏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蓝皮书,向社会介绍过去一年江苏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并发布2018年江苏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2018年,全省法院共审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19938件,审结16926件,新收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15984件,同比上升45.48%;刑事案件433件,同比上升32. 01%;行政案件10件,同比下降47.36%。
去年以来,全省法院紧紧围绕实施最严格保护知识产权这一工作主线,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主导作用,通过案件裁判进一步推动技术创新,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为创新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与营商环境,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据介绍,2017年1月19日,苏州知识产权法庭揭牌,并正式启用。据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庭长钱建国介绍,两年来,苏州全市法院新收民事一审6654件,审结6173件。其中,苏州知识产权法庭新收一审民事2552件,审结2227件。计算机软件、专利 技术类案件占59.05%。审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作出生效判决64件。苏州知识产权案件呈现出有一定社会影响的案件增多、涉诉知名品牌增多和涉外知识产权诉讼增多的特点。立案标的金额1000万元以上的有34件,涉外知识产权纠纷169件、涉港澳台227件。
新时代,创新成为引领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本着营造优越创新环境、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苏州全市法院践行最严格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政策。两年来,苏州知识产权法庭依托“严格保护”、“分类施策”两大抓手,公正高效审理好各类知识产权案件,并通过审理一系列典型案件积极发挥司法裁判的规则指引作用。法庭审理的某房地产商擅自以“钓鱼台”为小区命名进行宣传销售商标侵权案,入选“2016 年江苏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例”;审理的新百伦贸易(中国)有限公司诉某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案中,依法认定被告恶意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行为成立,并一审全额支持原告1000万元的赔偿请求。
随着创新驱动战略实施,新类型案件不断涌现。苏州知识产权法庭受理和审结了一批“首例”知识产权案件。例如,法庭审结“共享单车第一股”永安行专利侵权案、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的第一例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侵权投诉关联的布图设计专有权权属纠纷案,全国首例中华老字号(石家饭店)权属争议案。
此外,全市法院不断理顺技术事实调查审理机制。苏州知识产权法庭不断完善技术调查官参与诉讼机制,加强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的战略合作,进一步优化技术事实查明机制,充分利用辖区司法及技术资源,合力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知识产权审判高地。2017年3月,该法庭与审协江苏中心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18年5月3日,法庭与审协江苏中心签署《技术咨询合同》。以社会化购买服务方式打通专利审查员作为技术调查官参与知识产权案件审理的经费保障路径,有效增强了法官对技术事实的审理能力。一年来, 法庭以协助勘验、专利技术侵权咨询以及勘验或鉴定方法咨询为主要内容,向审协江苏中心就102项技术问题进行了咨询,技术调查官的参与极大地提高了技术类案件的审理质量和效率。(苏报融媒记者 邹强 文/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