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学生把课堂搬上了京杭大运河
“无围墙周”教育体验之旅构建全新教学方式
京杭大运河从开凿至今已经有2500多年历史,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起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京杭大运河苏州段运河沿线也分布着大量历史文化遗存。生活在文化遗产身边,很多人却对它不甚了解。不久前,苏州工业园区海归人才子女学校学生将他们的“无围墙周”教学课程搬到了京杭大运河上。为期六天的水上“移动课堂”已经结束,近日,学生们将这一路上的所思所想、所学所得用论文、影片、演讲、表演等多种形式展现出来,并接受老师的评估。
4月8日起,来自海归子女学校20多名学生10年级学生,从苏州丰乐桥上船一路南下至吴江,最终抵达杭州。一路上,学生们不仅要实地学习关于大运河的历史文化知识,每个学生还要拟定一个属于自己的研究课题,再根据自己的研究课题进行调研。
整个项目为期6天。行程前3天,师生乘坐苏州市航道管理处提供的船沿运河而行,并上岸考察文昌阁、寒山寺、老阊门、觅渡桥、水文站、吴门桥、石湖、运河古纤道、宝带桥等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后3天则是骑行至杭州,沿途对大运河杭州段进行实地探访。
运河两岸春光旖旎,船上的学生们则抓紧时间专注于自己的项目。每个学生在出发前选好自己的独立研究项目,他们将围绕运河旅游业、沿岸土地使用、运河船舶的发展变迁、沿线饮食风俗、城乡民居比较等方面展开独立调研,范围涉及经济学、科学、语言学、电影、地理、艺术等各领域。作为自主探究项目,学生们首先根据自身兴趣、项目价值与可行性等与导师讨论并确定选题。接下来,就将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等方式对自己的主题开展独立的研究。
中学校长David表示,大运河是一个体验式学习的绝佳范例,大运河的文化、历史、地理、经济等丰富内涵为所有学科提供了广泛的教学和学习机会,从多个学科来体验大运河将会带来更大的“跨学科理解”。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项目计划, 他们会用到各个学科的知识、多种学习技能来完成项目;同时老师们会从各角度提供指导和支持:地理、历史、中国文学、电影、经济、世界文化遗产……
10年级1班的张易佳选择的研究方向是“运河沿线当地居民语言习俗和运河的联系”,她表示,一路上最大的挑战来自于采访中遇到的种种尴尬。为了做好课题研究,张易佳需要沿途采访不同的职业,不同地域的人,了解运河对于他们语言习俗造成的影响。“有些人会直接拒绝采访,这还不算是最尴尬的。”张易佳说,由于沟通经验不足,很多在她看来正常的提问,在采访者看来,却变成了一种冒犯。“比如祖籍哪里这种问题,会被很多人认为是不礼貌的。”
10年级2班的黄偊樵拟定的研究方向是“运河上的船”,研究运河上船的功能、形式和用途等等。“除了要搜集历史上各种船只的资料,我还通过对欧洲运河上的船进行对比。在历史上进行横向对比。”
除了研究项目中遇到的困难,学生们在旅途中还有很多体能和生活上的困难需要一一克服。
“我再也不想吃三明治了!”黄偊樵谈起这次的经历,印象最深的就是连吃了三天的三明治。原来,为了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David要求孩子们自己动手准备午餐。由于在船上没有生火做饭的条件,运河航行的几日,每天中午,同学们都会用面包、生菜、西红柿、火腿、奶酪等做成的汉堡或三明治。每天,轮值小组要负责食材的采购、清洁、装盘,以及餐具的清洗。而Mr. Brian则亲自担任起生活导师,手把手教导孩子们各种注意事项。
三天的骑行路程,对学生的体能上来说,是个极大的考验。一路上烈日、暴雨,他们也没有放弃,共骑行101公里……很多学生自己都没想到自己可以坚持下来。
旅途不易,京杭大运河项目的推进也并没那么简单。David告诉记者,自己对于京杭大运河,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一直没有机会将它做成一个项目课题。考虑到项目的安全性、可行性、复杂性等,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计划。”但终于,在学校老师组成的项目小组,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克服了多方面困难,项目终于在今年4月份得以正式施行。
“活动得以顺利实施,要感谢园区教育局、苏州市交通运输局、苏州市航道管理处的大力支持。”中学部学生事务主任吴晶表示,没有他们的支持,整个项目就无从实现。吴晶说,
学校本着“根深中华,创新国际”的使命,希望通过“运河上的教室”,以实地考察实践的方式,让学生们深入了解大运河的人文历史,领略大运河的独特魅力,在学生的心中种下“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遗产的种子。
除了“运河上的课堂”,此次苏州工业园区海归人才子女学校“无围墙学习周”还把课堂分别搬到了山东(泰山、曲阜)和贵州(凯里)。中学部每个年级都去往不同的地点,进行围墙外的学习,将课堂所学与真实世界联系起来,并思考如何将知识运用于对社会的服务。(苏报融媒记者 金然 图片由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