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App连续培训的第N天……”这样的分享链接在朋友圈屡见不鲜,甚至有“培训了不打卡等于没学”的说法。大量培训类等App依靠强大的微信朋友圈吸粉无数,再加一些营销手段,近年来线上培训蔚然成风。
当然,大量的分享链接霸屏朋友圈,也让其他人感觉受到干扰。近日,微信安全中心发布《关于利诱分享朋友圈打卡的处理公告》(以下简称《处理公告》),一石激起千层浪,网友们对此众说纷纭。
流利阅读、火箭单词、潘多拉英语、薄荷阅读等多个App被点名。那么,这些App用户以及其他网民分别有什么看法?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分享之后有所得
成为一种坚持的动力
《处理公告》还发布了部分违规案例,其中流利阅读的课程详情显示,在课程有效期100天内,在朋友圈累计打卡满80天(所有人可见),即可全额返学费。
这一规则对于市民曹女士来说,十分熟悉。曹女士告诉记者,她目前正在用的也是一款学习英语的软件,其中她购买的一款198元的课程,返还学费的方式也是这种模式。曹女士介绍,购买课程之后,课程管理员会组建一个学习群,群管理员定时发布课程提醒,同时定期分享一些课程讲义、重点内容等。记者注意到,曹女士所在的群共有400多人,其中一名群管理员的昵称为“认真督学中”。
一个课时完成后,分享到朋友圈是群里大部分人都会进行的操作,群内还流传着一句话:培训完成后不打卡等于没学。”“曹女士认为,形成这样的习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课程设置了分享返还学费是主要原因之一。曹女士透露,这一规则已经成为部分人坚持学习的动力。据曹女士了解,分享即有所得,这是目前很多App的一项行为,有些是返还真实货币,有些是赠送虚拟货币,只要坚持打卡,平时还会收到诸多免费的短课。
同在某英语App打卡培训的张女士告诉记者,她用上这款App就是因为在朋友圈里看到别人用了,自己尝试了一下,结果就喜欢上了。“虽然觉得在朋友圈打卡有点烦,但是为了获得各式各样的优惠也顾不得那么多了。现在希望培训类App能调整措施,对用户的激励不能太依赖朋友圈。”
形形色色的打卡太多
也有人烦到关闭朋友圈
“在某App连续培训的第N天”“精读英文外刊第40天”……这类分享链接在朋友圈随处可见,在不少市民看来,这部分内容已经对朋友圈体验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王先生就是深受困扰的用户之一。王先生是微信的忠实用户,他告诉记者,在最近的一次微信数据报告中显示,他的微信号使用时间已经有两千多天了。目前微信已经成为他用得最多的一款社交软件,好友中包括了朋友、同事、客户等几乎所有认识的人。
王先生介绍,最开始见到这类分享链接时,还觉得很有帮助,能够关注到朋友都在学些什么、使用哪些软件,“甚至会点开链接,而用的人多的那些软件,自己也会下载尝试一下”。但是,随着这类信息越来越多,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朋友圈的正常体验,最多的内容就是英语培训类App和运动健身类App的分享链接,再有就是各自工作上的内容了。有时候好几条都是类似的“内容,几乎没有新意,曾经一度想把朋友圈功能关闭掉。”
想关闭朋友圈的大有人在,邹女士认为,手机屏幕就这么大,这类分享打卡天天霸屏,让人觉得已经没有必要再打开看了。“现在朋友圈的内容已经没有吸引力,很多信息我直接在微信群里就会看到。今年以来,我的朋友圈大多数时间都是关闭的,自己分享也很少,一方面是不想受到干扰,分散注意力,另一方面也不想打扰别人。”
“禁打卡”引来众说纷纭
两种态度两种声音
微信安全中心推文发布后,当晚就有App发表声明,表示支持微信的决定,取消朋友圈打卡返利机制。13日晚,火箭单词团队也在微信公众号发布升级通知,奖“学金”不需要分享朋友圈即可获得。不过,还有不少App并没有立刻跟进。
对此,深受困扰的王先生表示欢迎。他说,朋友圈限制打卡后,这几天的朋友圈状态已经清爽了不少,更多的能够体现朋友们真正生活状态的内容被关注到了。
曹女士则表示,打卡培训的行为可以互相激励,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感觉会少很多乐趣,也会容易松懈、放弃,感到很遗憾”。(记者 张博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