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邵群
入梅以来,苏城“晃晃太阳落落雨”,天气明显换了一副妆容。脾气一度暴躁的梅姑娘,上周末悄然变身为了温柔可人的“小清新”,让市民享受了一把“酷暑前的清凉”“黄梅天的阳光”,实属难得,毕竟雨水才是黄梅季的主角。
梅雨雨量不少
近期气温总体平稳
刚刚过去的一周,工作日里几乎没有一个像样的好天气。18日入梅以来,苏城最高气温一直在30℃以下,空气湿度大,时常感到闷热。上周六云系增多,下午局地飘起了阵雨,最低气温只有20.7℃。昨天天空云来云往,看得见蓝天,晒得到阳光,东北风吹在身上,感觉挺舒爽,最低气温跌破了20℃,为19.2℃,为6月份以来的最低。在家开窗通风除湿,洗洗晒晒,抑或举家去郊外呼吸清新空气,赏荷花睡莲,闻栀子花香……上周末,许多市民纷纷与黄梅天里难得的惬意时光来了一次“赛跑”。
17日晚至18日白天,一场瓢泼大雨将苏城带入了梅雨季,雨量普遍达到暴雨,北部沿江出现了大雨。截至20日8时,各测站累积雨量在32.2毫米(张家港)~100.4毫米(东山)之间,自动站最大雨量为115.0毫米(西山)。18日的最高气温一下比17日低了8℃多,日温差仅1.8℃。随着主雨带的南落,经过了短暂的间歇期后,入梅以来的第二场强降雨接踵而至。20日,市气象台发布了暴雨警报以及雷暴黄色和暴雨蓝色、暴雨黄色预警信号。20日至21日早晨,苏州南部地区雨量达大到暴雨,北部沿江地区小到中雨。至21日6时,各测站累积雨量,苏州、东山、吴江、昆山分别为29.5毫米、51.9毫米、40.9毫米、33.6毫米,最大降雨量出现在荡白漾特桥,为92.1毫米。在风雨的影响下,苏城21日早晨最低气温仅21.0℃。
根据气象监测,6月上半月,苏城只有两天阵雨天气,其余时间以云系变化为主,雨水并不丰沛。市气象台高级工程师程维忠介绍,17日至18日以及20日,雨水狠狠地刷了一波“存在感”。6月中旬,苏城降水量为59.6毫米,较常年偏多,旬平均气温为24.6℃,最高气温为32.6℃,出现在15日和17日。目前来看,苏城今年的梅雨雨量不少,对气温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记者从市气象台了解到,预计本周我市多雷阵雨天气,25日降雨比较明显。下周气温前低后高,最低气温在19℃左右,出现在24日,最高气温在34℃左右,出现在29日。
气温不算高
为啥感觉闷热
在梅雨期,苏州的天气特点可以概括为“降水集中、雨量大、日照时数少、高湿闷热、平均风力较小”。苏州今夏尚未出现高温日,截至昨天,6月以来日最高气温超过30℃的共有七天,最高达到了33.4℃,出现在6月4日。许多市民都有这样的体会,黄梅天中午前后,有时气温并不太高,闷热的感觉却异常明显,总怀疑天气预报把气温报低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对此,专家介绍说,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是指1.5米高处百叶箱中空气的温度;体感温度则是指人体感受到的空气温度。有时,温度相同,湿度、风力、太阳照射条件不同,人体感受到的热度差别相当大。在温度恒定的情况下,湿度越大,体感温度越高。实验表明,当实际气温为30℃,相对湿度达到50%、60%、70%、80%和90%时,体感温度则分别会达到31.1℃、32.8℃、35℃、37.8℃和40.6℃。
入梅以后,苏城雨量大增,蚊子也好像一夜间多了起来。一时间,如何防蚊虫叮咬,成了朋友圈里一个话题。专家提醒,蚊子的繁殖与气象条件有关,适宜蚊子活动的最佳湿度范围在60%~80%,最佳气温在28℃~32℃,近期的天气条件正适合蚊虫活动。蚊子的繁殖离不开水,在居室防蚊方面,要注意室内卫生,防止地漏、下水道、花盆等处积水,可时常喷一点杀蚊(虫)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