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长三角一体化重大创新平台揭牌,13个科技创新项目重点合作项目集中签约……今天(6月29日),2019年张家港市“科技·人才活动周”拉开大幕,为张家港打造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高地赋能、助力。
开幕式上,“上海-张家港技术转移协作中心”“中科院EDA中心张家港分中心”“长三角一体化集成电路产业合作孵化基地”等3大长三角一体化重大创新平台同时揭牌。这些平台,将以科技协同创新为导向,成为沪张两地科技合作和成果转化的“创新驿站”,把上海和长三角的优质创新资源导入张家港。“上海科学技术交流中心目前拥有8000多名技术经纪人,拥有大量人才、项目信息资源。成立‘技术转移协作中心’将实现创新资源与城市需求的精准对接,降低合作成本,更有效地为张家港创新发展引来源头活水。”上海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主任王震表示。
现场还有13个科技创新重点合作代表性项目集中签约,涉及长三角一体化、校企合作、创新平台、科技人才产业化等多个方面。并对张家港2018年以来各类科技创新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
据介绍,本届科技人才活动周将紧扣“融入长三角、服务重点产业、走进社区群众”三大重点,举办“长三角一体化上海科创资源对接会”、“第二届中国氢能燃料电池高峰论坛”“院士专家联手进校园”等各类专场活动15场,聚焦激光、氢能、集成电路、医疗企业等重点产业,邀请30多名专家学者做产业发展专题报告和技术推介,推介产学研项目数量预计超过150个。
作为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之一,近年来,张家港始终把科技赋能、创新驱动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准确把脉创新创业的“赛点”,主动破除掣肘创新的“堵点”,不断提升区域“创新浓度”。目前张家港已出台“创新生态30条”和高企培育、创新载体、科技贷款等8个实施办法,建立2000万元的产学研预研资金,最大限度激发各类主体创新创业的蓬勃热情;成立“十大新型研发机构”,打造30家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创新载体,构筑起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强大磁场;设立每年1.5亿元的人才开发资金和总规模148亿元的“张家港基金”,为产业发展插上“金融翅膀”;推进“3550”改革,让一流的营商环境护航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全面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在港城交融汇聚、裂变发展,使创新成为张家港高质量发展的明显特质。(苏报融媒记者 杨溢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