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范易
本报通讯员 苏冬
虎头鞋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制作、互赠虎头鞋饱含长辈对小辈健康成长的期望,现在已渐渐看不到了,但在吴中区越溪街道教育园社区,有位名叫蒋华芳的老奶奶,从1991年至今,一直在制作、赠送虎头鞋。
一针一线将母亲的 手艺和爱传承下去
蒋华芳今年83岁,曾是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退休后,她在整理老物件时,发现了母亲留下的各色虎头鞋的鞋样,翻看着旧物,想起了母亲制作虎头鞋的温馨画面。瞬间,一个念头闪过,蒋奶奶想将这种手艺和爱继续传承下去,这样一份信念让她拿起针线,一做便是近三十年。
聊起虎头鞋,老人脸上溢满笑容。她拿出家里的成品,开心地介绍虎头鞋的特色和做法:“我做的这些鞋子只送不卖,你们看从纳鞋底到起鞋帮,再到包边和制作细节,都是我手工缝制的。”
为了让孩子穿上舒适厚实、寓意美好的虎头鞋,从选料、配色、缝制,蒋奶奶都精挑细选。鞋底,老人将收集的干竹壳纳在了鞋垫里面,这样做出的鞋底又结实又轻巧,还能防水;鞋面,老人更不惜选用了儿子新婚时的红被面,寓意喜气吉祥;鞋头,是虎头鞋的灵魂所在,虎眼、眉毛和“王”字更是老人一针一线绣制而成。
虎头鞋做工复杂,仅虎头上就需用刺绣、拨花、打籽等多种针法。鞋面的颜色以红、黄为主,虎嘴、眉毛、鼻、眼等处常采用粗线条勾勒,以此来表现老虎的威猛。
一本草稿本记录了 上百名受赠人名单
起初,蒋奶奶是给自家孙辈做鞋,后来又做了些送给亲戚朋友。老人的儿子开了一家餐厅,看到母亲缝制的虎头鞋如此精致,就拿了几双放到餐厅,想将这份美好与顾客分享。谁知这精致的虎头鞋一摆到店里,就吸引了外国友人,非要出钱购买。
蒋奶奶回忆说:“那时候一百元一双也卖了几双,但是鞋子卖出去了,我这心里却不是滋味。我和老伴儿的退休工资足够了,做鞋并不是为了挣钱。”制作一双虎头鞋很花心思,需要两三天才能完成,标价卖出去让老人觉得失去了它本身美好祝福的意义。于是,她就做了一个决定,虎头鞋只送不卖。
老人家里有一本草稿本,微微发黄的本子上面有着一笔笔记录,清晰地记载着虎头鞋受赠人的姓名和赠鞋数。据不完全统计,蒋奶奶目前共送出一百多双虎头鞋。
除了自订草稿本,蒋奶奶还特地找出一张照片。照片上的小朋友一岁左右,穿着一双虎头鞋。据她介绍,小朋友的父亲曾是苏州国际教育园内某大学的一名西班牙外教,一直想买虎头鞋却苦寻无果,后来通过别人介绍找到了蒋华芳。老人特别开心,当场就送出了一大一小两双虎头鞋,分文不收。这名外教非常感激,后来还送来了孩子穿虎头鞋的照片,与老人共同分享这份喜悦。
去年,蒋奶奶做了白内障手术,眼睛不能太劳累,但是她仍然放不下手中的针线,她希望靠着它们,缝制出更多的虎头鞋,给更多的孩子送去她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