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范易本报通讯员吴萱
吃完晚饭,吴中区越溪街道莫舍社区的张阿姨开始收拾餐桌。她并没有一股脑儿把剩饭、剩菜以及汤汤水水倒进普通的垃圾桶,而是连同白天吃剩的西瓜皮一起倒进了餐厨垃圾专用回收箱。张阿姨说:“这些东西明天早上有工作人员上门回收的,还有积分,积分可以兑换奖品!”
为了进一步改善社区人居环境,鼓励和倡导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莫舍社区在2014年就已经开始餐厨垃圾分类回收工作,如今已有5个年头了。
环境倒逼,从食物入手改善社区卫生
莫舍社区由原来的莫舍、张宅两个行政村动迁安置而来,现辖溪东新村一区、二区、三区三个居民小区,面积约63万平方米,户籍人口3860人,外来流动人口5000余人。
“这里的居民大多数是本地农民。刚刚搬过来那几年,小区内养鸡、养鸭非常严重。很多人直接把剩饭剩菜倒在路边喂鸡喂鸭,每到夏天就引起大量蚊虫滋生,居民们怨声载道。社区虽然多次组织集中清理,但始终无法彻底解决问题。”社区党委书记张娟芳说。
如何既让居民改掉在小区内饲养家禽的习惯,又能妥善处置每天产生的餐厨垃圾成为社区一大难题。通过集思广益,大家一致认为,要杜绝家禽饲养问题,必须从食物入手,没了吃的自然就养不下去。自此,解决居民餐厨垃圾的事宜被提上日程。
科技支持,餐厨垃圾实现变废为宝
随后,莫舍社区通过四处寻访企业,寻找解决之道,经过技术实力、服务资源等全方位的考察后,最终和韩博科技达成了战略合作,在社区内建立起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点。这使莫舍社区成为吴中区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的首家单位。
2013年餐厨垃圾处理站项目正式动工建设,先期装备是一套日处理量500公斤的设备,于2014年10月正式投用。2016年4月14日,这个站点成为苏州市垃圾分类及厨余垃圾就地处理试点。
社区给每户居民发放了厨余垃圾收集容器。居民每天只需要将收集容器放在自家门口,第二天上午工作人员会骑三轮车挨家挨户收取,并集中运至小区内的处理站就地进行处理。设备对餐厨垃圾进行破碎和固液分离:固体经过生化处理变成有机肥料,液体经过油水分离后,回收部分油脂做成有机皂粉。社区居民纷纷表示,垃圾变废为宝,科技的力量不可小觑。
“我们在院子里种植些瓜果蔬菜,现在有了免费的有机肥,吃起来更安心。还有有机皂粉,没有添加荧光剂和增白剂,洗洗衣服,特别是洗孩子的衣服,使用起来更觉得安全放心。”对于餐厨垃圾回收处理,刚领了一些有机肥的钱阿姨说。
截至目前,站点共计处理厨余垃圾600吨左右,平均每天处理厨余垃圾约500公斤。现在,社区内已经逐步形成了良好的文明环保、
健康生活氛围,参与社区厨余垃圾回收的居民达690多户,小区环境卫生质量大大提高,被评为苏州市垃圾分类示范小区。
“码”上有礼,提升居民群众参与度
将生产出的有机肥料、有机皂粉等免费发放给居民使用,并通过加强宣传等,推广使用,逐步使居民在受益中养成绿色环保的生活习惯。通过扫码积分活动,更进一步提升了社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目前,发放给居民的餐厨垃圾专用回收箱上都有专属二维码,工作人员在回收时扫描二维码并称重,系统会自动根据重量给予居民相应的积分。居民们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号,手机上就能查看自家的积分情况。每季度可以使用积分兑换相应的礼品,如垃圾袋、纸巾、毛巾、沐浴露、洗发水、米、食用油等,逐步使居民在受益中养成绿色环保的生活习惯,提高了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张娟芳介绍,餐厨垃圾变废为宝,不仅提升了居民环保意识、节约再利用意识,也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社区垃圾恶臭、苍蝇蚊虫乱舞等环境管理难题,进一步提升居民满意度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