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1日),苏州召开全市医疗保障工作会议,回顾总结上半年医疗保障工作,并就下半年重点任务进行研究部署。本次会议也是全市各地组建成立医疗保障局后召开的第一次工作会议,成立半年的医疗保障局也向苏州市民上交了第一份“成绩单”。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止今年6月底,全市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1020.01万、535.30万,分别完成全年目标的100.33%和102.08%;
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分别为125.97亿元、22.31 亿元,生育保险基金收入10.70亿元,各项基金总体运行平稳,当期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城乡居民医保人均实际财政补助737元,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基金支付比例分别达到90.63%和75.84%。
苏州市医疗保障局组建以来,全市两级医疗保障系统在全面加强医疗保障基金监管、持续完善医疗保障政策体系以及稳步推进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管理三方面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
医疗保障基金是老百姓的救命钱,市医保局把保障基金安全视为首要政治任务。
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检查3553家定点医药机构,占总数的77%,处理434家定点医药机构,其中解除定点协议5家,暂停医保服务48家,合计追回违规金额651万元。
约谈参保人员344人,暂停医保卡结算1588人,行政处罚1人,移交司法机关8人,追回个人违规金额44万元。
在持续完善医疗保障政策体系方面,不少苏州市民都有切身的感受。
·首先是医保市级统筹在加快推进中。今年底,苏州市区、吴江参保人员在两地定点医药机构将实现直接刷卡就医。
·其次是医保待遇水平在提高。2019年度医疗保险新政出台后,职工基本医保退休待遇人员个人账户金额实现增加,居民医保门诊统筹报销比例提高。
·对于家有老人需要护理的家庭来说,扎实推进长护险国家试点工作更是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截至2019年6月底,苏州大市范围内享受长护险待遇人数共计14067人,其中居家护理6370人,机构护理7697人。
·此外,对于需要去外地就医的苏州市民来说,深化异地就医结算改革无疑是最大的福音。截至目前,全市共有跨省异地联网结算医疗机构271家,省内异地联网医疗机构1030家,实现了三级医院全覆盖。
尤其是稳步推进长三角异地就医结算工作之后,苏州人去上海大医院看病,也变得更方便。截止今年6月底,苏州大市范围全面实现与上海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长三角门诊联网结算医疗机构数量扩充到167家,共实现门诊转出结算1055人次,总费用25.96万元,基金支付14.1万元。
此外,在推进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管理方面,苏州也在稳步推进。截止6月,共巡查公立医疗机构15家,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下发巡查整改意见书,对医疗机构负责人进行约谈,责令医疗机构及时整改。
上半年,市医保局还积极贯彻落实国家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各项政策,自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阶段性下调市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用人单位缴费费率1个百分点,即从职工工资总额的8%下调为7%,至今年底可减轻参保企业负担约4.4亿元,同时保证参保职工医疗待遇不受影响。
接下来,苏州还将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确保2020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医疗和生育保险市级统筹制度;启动医疗、生育两险合并实施,到今年年底全面完成两险合并实施;进一步完善大病保险制度,深化长护险全国试点工作;推进异地就医联网直接结算,进一步扩大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数量,到11月底前实现大市范围所有定点医院全覆盖;加强定点医药机构协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