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活了这么大年纪,还第一次看到水稻田可以这样漂亮。”家住苏州市区的周阿姨,在看了吴江同里镇北联村的稻田画后,这样感慨。
依托国家级农业示范园,乘上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快速列车”,搭载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运载火箭”,吴江同里镇北联村洋溢港正初步呈现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乡风好的宜居乐居新景象。
将创意农业与休闲旅游相结合,打造特色田园乡村样本
8月的北联村洋溢港,迎来了稻田画最美的观赏期。约200亩面积的水稻田里,“我爱你中国”五个大字气势磅礴,长城、乐谱、高山、太阳等图案串联其中。
瞭望台北侧的稻田中, “新时代新征程”六个大字,搭配向前飞驶的列车和向上升腾的火箭图案,描摹的是“复兴号”列车和“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人在画中,诗在眼前。
登上四层高的瞭望台,从高处望去,一幅美纶美幻的立体画卷在田间舒展。在成片绿油油的水稻田中,用黑、白、黄、绿等不同颜色的水稻,“绘出”的一幅幅生动的稻田画,如一块块色彩艳丽的地毯,成为田园乡村中一道独特的景观。
“今天早上,就有两辆大巴车的人来看稻田画。”北联村村委会工作人员杨婷告诉记者,将创意农业与休闲旅游相结合,已成为北联村特色田园乡村的一大特色。“三四月份有油菜画,七八月份有稻田画,吸引了一批又一批苏州、上海等地的居民前来游览观光。”
北联村洋溢港是第三批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村庄。北联村四面临水,洋溢港位于北联村中部核心区,总面积1848亩,属规划保留村庄,有农户158户,人口550人。
2007年洋溢港村被列为苏州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结合现代农业园的建设,开启了乡村建设的新篇章。近年来,洋溢港更是立足田园乡村建设,依托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成为吴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示范和样本。
形成三大农业功能集聚区,“互联网+农业”让农产品可溯源
“既要守住乡土文化的根,又不能让农村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北联村如何发展,一度考验着我们基层干部。”北联村党委书记徐海红告诉记者,自2007年开始,洋溢港村先后抓住苏州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美丽村庄示范点建设、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等契机,在旧村改造提升颜值的同时,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提升气质。
立面改造、修建村道、种植绿化、河道清淤……在前后投入1700多万元资金用于旧村改造、美丽村庄示范点建设后,洋溢港村旧貌换新颜,村庄新建了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了新的村民健身场地,增加蔬菜地统一围栏,农户增添了信箱、统一编制了门牌号……
加上身处国家级万亩农业示范园,洋溢港正逐渐呈现“稻麦田边白鹭飞,村边河里鱼儿肥。村内路灯柏油路,粉墙黛瓦农舍美”的美丽乡村景象。
“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利用节假日等休息时间驱车到洋溢港的村边田头驻足徘徊,尽情的享受着大自然恩赐的宁静与美丽。”徐海红说。
得益于国家农业示范园的大力扶持,洋溢港所在的北联村还形成了优质粮油、高效设施和特色水产三大农业功能集聚区。北联村现有耕地面积12072亩,其中水稻种植区4000亩,水产品基地2072亩,设施农业果蔬及花卉苗木6000亩。依托国家现代农业园的招商引资,入驻了三港配送、神元生物、骏瑞农业、江澜农业、五月田农场等20多家农业企业。通过发展创意农业、休闲农业,不断加快产业发展。
“目前,村里正在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杨婷告诉记者,计划通过建立蔬菜种植智能化管理平台,农产品加工储藏视频监控系统、全程冷链物流与配送监管系统,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等智能化平台和系统,不仅对蔬菜生产的远程化智能控制,还能实现生产、加工、配送等全过程的安全可控,真正达到“源可溯、质量可控、问题可追、责任可究”的可溯源目标。
坚持绿色理念保留乡村风貌,洋溢港将有蔺草文创展示区
实施乡村振兴,进行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不仅要让农民“住上好房子、开上好车子”,还要让农民“过上好日子、活得有面子、精神有追求。”近年来,北联村先后在洋溢港自然村建设廉洁文化长廊、先锋长廊,引导基层群众在生活休闲中潜移默化接受教育,坚定信念。
北联村廉洁文化长廊全长约50米,由北联村基本情况介绍、历史廉洁人物语录及小故事、等八个部分、六个展示区构成,着力增强城乡公共场所的政治引领、宣传展示功能。
先锋长廊,墙体背面充分利用,绘制上了清风君“明纪”廉洁教育警示漫画,开展警示教育,以案明纪,为广大党员干部敲敲警钟,使违纪问题禁于未萌、止于未发。
洋溢港社区服务中心设置党员远程教育室、“百姓说事”谈心室等区域,加强党员群众教育管理、丰富党员群众活动区域、深化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
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不仅是展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窗口,又是传承乡愁记忆和农耕文明的载体。进入全新的时代,洋溢港及北联村下一步发展计划已经排定,任务艰苦,但前程美好:
北联村游客中心的一楼将设立蔺草文创展示区,展示蔺草种植和蔺席编制工艺,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传统工艺;利用现有的农村基础设施,推进蔬果体验采摘园区的建设,发展体验式观光农业;升级改造瞭望台周边环境,通过建设深入田间的栈道,方便游客近距离赏花赏景;对农房墙面进行主题图案绘制,让村庄形成统一的风格;利用本地村民闲置的房屋,发展民宿经济,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带动田园乡村旅游。
“我们将积极总结前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坚持绿色发展观念、保留乡村风貌,让洋溢港处处洋溢景美物丰人和的和美景象。”徐海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