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澄湖大闸蟹是苏州地产农产品的一块“金字招牌”,也是一只十分珍贵的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共同呵护阳澄湖大闸蟹品牌,说到底还是要见招拆招,有针对性地扎紧篱笆,铲除乱象滋生土壤。
跟着时令吃吃吃,“西风起、蟹脚痒”,又到一年品蟹时,阳澄湖大闸蟹昨天已官宣开捕。那么,今年能在市场上买到、吃到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吗?往年的市场乱象能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呢?在防伪止乱方面,苏州又拿出了哪些新对策、新举措?
赶在大闸蟹开捕之前,市场监管部门打出了“组合拳”:完成了阳澄湖大闸蟹的防伪标识升级工作,新蟹扣亮相六道升级守护本土品牌;审核认定456家地理标志使用权单位、158家品牌企业,防止新蟹扣被滥用;专项整治从线下到线上,最高处罚70万元,自去年蟹季开始的专项整治行动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说是对苏州的阳澄湖大闸蟹经营户严格过了一遍“筛子”也不为过。
其实,阳澄湖大闸蟹遇到的是与茅台酒相似的难题。茅台酒面对的是“空瓶效应”,一个茅台酒空瓶的价格可能比一般的酒价格还高;阳澄湖大闸蟹面对的是“戒指效应”,一只“防伪蟹扣”就能使普通的螃蟹卖出阳澄湖大闸蟹的价格。从这个角度来看,阳澄湖大闸蟹防伪蟹扣的技术升级,仅仅是守护好大闸蟹品牌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而要想真正清除市场乱象,还得发挥社会共治的力量。
首先,市场监管方必须在源头管控上,加强专用标识管理,保证专用标识在整个管理链条中发挥好核心作用,确保新蟹扣的发放量要与阳澄湖大闸蟹的产量严丝合缝,对得上号;在规范市场上,始终保持高压态势,组织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执法打假行动;在畅通信息方面,建立保护机构与宣传、网信部门的日常交流机制,增强信息时效性等。
同时,对于供方(生产者、销售者)来说,必须经得起利益诱惑,严格自律,守法依规经营,不能只图眼前利益,让“洗澡蟹”“过水蟹”混入地产的阳澄湖大闸蟹中,从而自乱阵脚,坏了阳澄湖大闸蟹的名头,进而损害长期利益。
再者,阳澄湖大闸蟹假货横行,也离不开部分消费者的助力。不少人只强调“名”、不关注“实”,尤其是将阳澄湖大闸蟹作为礼物的人,只要看到蟹身上有个“防伪蟹扣”,不管是真蟹还是假蟹,也不管质量如何,都心安理得地将之当成真正的阳澄湖大闸蟹。这就为阳澄湖大闸蟹假货横行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与空间。
阳澄湖大闸蟹是苏州地产农产品的一块“金字招牌”,也是一只十分珍贵的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由它串起的农业、文化、旅游、商贸等产业链价值巨大,但作为区域公用品牌,它赋予一定地域内某类产品独特的“光环”,且不为个人或企业所独有。一些个体售假者中饱私囊,品牌损失后果由集体共同承担。农产品兼具地域性和同质性,使“借光”变得容易。正因如此,共同呵护阳澄湖大闸蟹品牌,说到底还是要见招拆招,有针对性地扎紧篱笆,铲除乱象滋生土壤。(苏报评论员 金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