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一名村书记,他用53年的努力,将一个曾经被人笑称“光棍村”的穷山村,变成如今年产值达10亿元的富裕村。
与别的明星村不同,蒋巷村没有什么高层建筑,看不到突兀的工业管道和烟囱,有的只是生态宜居的乡村风貌。村里80%的土地依然是农业用地。而除了这些,更让人羡慕的是,蒋巷村的经济实力。2018年,全村经济总产值达到了10亿元,人均社区股份制分红10000元。蒋巷村,真正走出了一条“农业起家,工业发家,旅游旺家、生态美家、精神传家”的强村富民之路。这都少不了村里的书记常德盛50多年的努力。
1966年,常德盛终于如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成为共产党员四个月后,常德盛在9月份接手了处于恶劣环境中的蒋巷村,任蒋巷大队大队长。大刀阔斧、因地制宜的改革,让蒋巷村养殖业迅速发展。同时,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苏南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蒋巷村自然也没掉队。1992年,常盛轻质建材厂成立,不仅填补了江苏省建材市场的空白,后来还成为华东地区最大钢结构生产基地之一。在他的努力下,1993年至2003年的这十年间,常盛集团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产值、销量、利润均以每年40%的速度递增,为蒋巷村之后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即使这样,常德盛还是始终守住了一个底线,发展过程中,不能破坏生态环境。
也就是在那时,常德盛敏锐的发现了乡村旅游的广阔前景,他创造性的提出了“旅游旺家”的新思路。蒋巷村也正式的由“农业起家、工业发家”正式走向“旅游旺家、生态美家”的发展阶段。蒋巷村成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互动共赢。而作为共产党员,领导的村子发展飞速,常德盛依然不忘初心,作为企业负责人,不仅不拿工资,企业改制时,更是将数千万元的股份,全部留给了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