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引才又出新政策。据近日出台的《常熟市新动能产业发展人才扶持政策实施办法》显示,当地对新动能产业目录清单企业内的相关人才,将从人才落户、个人所得税奖励、就医绿色通道、子女入学支持等方面给予精准扶持。
这是常熟为构建更加完善的人才政策体系,祭出的一记最新“硬招”。据常熟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08年发布“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暂行办法”起,当地人才工作持续发力,为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注入“第一动能”。
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常熟10多年来出台了一系列产业人才政策,包括《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优先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层次领军型创业创新人才(企业)服务工作的意见》《常熟市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计划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紧缺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常熟市高技能人才奖励实施细则》等。这些新政,吸引了各路英才慕名而来,在常熟创新创业。
2011年,香港科技大学硕士王敕一眼看中常熟科创园,在那里创办苏州艾科瑞思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创业之初,作为常熟市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王敕拿到了常熟市财政提供的200万元资助,同时常熟经开区配套奖励100万元。2018年,公司实现销售额近8000万元,成功挂牌“新三板”,又获奖励170万元。此外,王敕还拿到了高层次人才安家补贴50万元、经开区产业化奖励40万元等多项扶持资金。这份“含金量”十足的“助才清单”,为王敕和他的团队在创业的各个关键节点提供了重要的一臂之力。
不光服务人才的创新创业,常熟还全力为人才解决“家务琐事”的后顾之忧。为此,他们出台了“优租房租赁管理办法”“高层次人才安家补贴实施细则”“领军型创业创新人才等子女入学(园)实施意见”等政策,从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关心人才“家务事”,并给予人才贴心帮扶。
此外,围绕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常熟还出台了针对性的民生人才政策,定向吸引高层次教育人才、卫生人才、宣传文化人才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等前来落户发展。这些精准给力的引才“组合拳”,带来了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的同步升级。
据悉,截至2018年底,常熟人才总量已达34.2万人,高层次人才2.6万人,累计引进资助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及团队447个。在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中,常熟正集成多项优势,造就一个长三角瞩目的“人才福地”,为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铸就强大“人才引擎”。(苏报融媒记者 商中尧 通讯员 张望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