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文化系列片《君到姑苏见》第三季《博古通今》之《中国昆曲博物馆 吴音“生生”》完整视频来了。
中国昆曲博物馆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既要向世人展示物质的昆曲文物和资料,还要展示非物质的活态的昆曲艺术。
坐南朝北的这座古戏台是中国昆曲博物馆的建筑精粹,戏台的正上方这片华丽的建筑,叫穹窿藻井。古代匠人们的高超技艺,使屋顶除了遮天蔽日的作用,还成为“技艺载道”的展示舞台。
324只黑色蝙蝠浅雕,306颗金黄色云头圆雕,它们排列而成的18条金龙相依相绕,龙头向下衔住井沿,龙尾堆迭盘旋向上腾起,最终汇聚于藻井顶端的铜镜片上。
圆形藻井和方形舞台,构成了天圆地方的哲学语汇,还有更实在的科学功能,在这里可以直观感受到余音绕梁的效果。
一座古戏台,见证了昆曲百年间的辉煌衰微,而可以“挑着走”的戏台,挑起了衰落时期的戏曲“大梁”。
堂名担堪称昆曲演出最小的舞台,这幅堂名担是昆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演唱昆曲的私家戏班子,以堂名为号,苏州富庶人家每逢婚嫁寿诞喜庆之日,便要请堂名班到家中奏乐演唱,堂名担就是“可移动”的舞台。
担的正面左右设门,供堂名艺人出入,担内有桌椅,可容八人围坐,179个构建、 112件饰品、1000多个榫卯,一般人根本无从下手,拆装都是高超的技术活。
历经600多年的沧桑沉浮,今日昆曲迎来了新生,也回归到这座城市的日常。
博物馆里的这些珍藏,也在静悄悄地提醒着我们:吴音声声,那些古早的迤逦之声其实,从未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