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大秋
本报通讯员 陆婷
苏州快递行业的现状如何?快递行业的转型升级遇到哪些问题?日前,国家统计局苏州调查队对苏州快递行业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显示,快递行业在经历了近十年的高速增长后,近两年增速明显放缓。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快递企业正逐步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但是,快递企业用地难、经营成本高、竞争激烈等问题仍然突出。
去年完成业务量12.5亿件
总量稳定增长但增速放缓
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2010年起快递业进入了发展快车道,尤其是“十二五”时期,快递服务业进入黄金发展期,业务量及业务收入迅猛攀升。据苏州市邮政管理局数据,2018年,苏州市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12.5亿件,同比增长19.71%;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55.79亿元,同比增长17.45%。其中,同城快递业务量增长较快,2018年累计完成2.85亿件,同比增长34.9%;异地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9.31亿件,同比增长16.22%;国际/港澳台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2983.98万件,同比增长5.13%。苏州市快递业务量及快递业务收入均在全国位列第八。
不过,调查人员也发现,尽管快递业务总量仍然保持着稳定增长的态势,但是增速出现了明显下滑。苏州市邮政管理局资料显示,2015年、2016年苏州市快递业务量增速均超过50%,2015年快递业务收入增速超过40%,但是进入2017年之后,出现“断崖式”下跌,2018年业务量增速首次跌落20%以内。“表明快递行业超高速增长告一段落,行业将逐渐趋于平缓,市场竞争逐渐由对增量市场的竞争转向对存量市场的竞争。”调查人员表示。
调查人员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快递行业增速趋于下降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需求端在经历快速爆发式增长后进入相对平稳阶段,同时需求结构也出现分化,部分业务和部分区域拖累行业增速;另一方面行业在经历了前期高速增长后基数已经很高,加之近年来众多快递企业竞相完成上市,资本加码带来业务规模的扩张,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企业之间不惜打价格战,同时成本端压力也在增加,行业竞争加剧,逐步形成相对较为稳定的市场竞争格局。
部分快递公司悄然退出
快递业面临进一步洗牌
经过十年的发展,从鳞次栉比的整个快递市场,到“四通一达”基本市场格局的形成,全峰、快捷、国通等快递品牌逐步退出视野,即使“四通一达”中的申通,也面临着市场占有率下滑的困境。
“大型快递企业纷纷上市,也加速了快递行业兼并和淘汰的速度。”调查人员解释,对于中小型快递企业来说,因为资金实力不够雄厚,也不具备规模优势、平均单件的运输价格较高,无法在细分的、专业的市场找到空间,很难在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未来生存压力将越来越大。
经过了多年的价格战,快递企业给协议客户的价格逐步下滑并跌至成本区,由于价格几乎没有继续下探的空间,近两年快递价格已趋于平稳,但客户对于票件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价格不再是唯一的竞争手段,企业积极从低廉的价格向优质的服务转变。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中通速递、圆通速递、韵达快运、顺丰速运、邮政集团分列全市快递企业业务量1至5位,顺丰速运、邮政集团、中通速递、百世快递、韵达快运分列全市快递企业业务收入1至5位。2018年,苏州市快递与包裹服务品牌集中度指数为81.55,较2017年上升了1.01,快递市场寡头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快递企业面临三大问题
亟须加快转型升级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快递企业开始加快转型升级的探索步伐。苏州中通公司重金购置智能分拣包装设备,节约一半人力,并积极开拓生鲜电商、冷链运输、智能云柜等,寻求企业发展新增长点。顺丰利用环保材料研发“丰box”,实现包装箱的重复利用,构建全自动化超级仓库,实现智能仓配一体化,并且开始试点无人车、无人机进行“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应用,不断提升快递行业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助推行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然而,随着近年来快递业务量的持续提升,快递公司对票件处理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带来的是对土地和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调查人员调查发现,目前快递企业主要存在经营用地受限、车辆通行受限和企业经营成本高企的发展困境。
——经营用地受限。快递企业业务量增长速度迅猛,要进行机械化的快速分拨处理,需要大规模的厂房,同时,快递企业为了提高运货能力,货运卡车的尺寸也越来越大,需要大型场地进行周转调度。由于企业对业务发展的前瞻性不足,造成目前多数快递企业用地受限,无法满足未来业务持续增长的需求。
——车辆通行受限。快递车辆“通行难”问题是长期困扰快递企业的难点问题。快递车辆进出各类商区、居住区、高校等地方时,禁行、禁停等现象普遍发生,尤其是古城区,快递车辆在临时停车和装卸方面难以得到满足。
——经营成本高企。受到外卖行业蓬勃发展的冲击,快递小哥由于工作时间不自由、单票派件提成低等原因,人员流失严重,快递企业不得不提高快递员工资,以完成“最后一公里”的派送,造成企业用工成本显著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