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 超 / 圆桌观察员
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把这两个词放在一起,“无商不活”似乎更有市场。
不过,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2018年,深圳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109.5亿元,增长9.5%,连续两年超过GDP和三产增速;同一年的上海,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659.91亿元,比上年增长3.8%。
再把镜头推远些——
德国的“工业4.0”正加码发力,新加坡制造业持续占据GDP四分之一强。美国更是急吼吼,特朗普催命式地一再叫嚷“把工厂统统搬回美国去”,他要强推的,是美国的“再工业化”。
不管特朗普是不是真急了,工业制造业是真的又“火”了。“火”的背后,是一场“逆潮流”正席卷全球:工厂不再朝着人工费低廉的国家蜂拥而去,大国的工业制造开始回归C位。
“又火了”,意味着什么?对于工业制造业,“C位回归”暗示着什么,又会激活什么?
同为工业重镇、制造强市的苏州,看清楚、想明白这一系列问题的急迫性,非同以往。
一张特殊的榜单
不比GDP,不看楼市房价,第一财经发布的这份“工业城市25强榜”,一出炉就吸睛无数。
数据来源:第一财经
25强榜,只有一个核心指标:工业增加值。由高到低,我国2018年的工业城市十强分别是:深圳、上海、苏州、天津、重庆、成都、广州、武汉、无锡和宁波。“十强”除了天津,9个城市来自南方;苏州凭借“工业体系及规模”,与深圳、上海坐稳全国“第一方阵”。
25强榜,数字也很有嚼头——
去年,深圳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工业增加值突破9000亿元的城市,其规上工业对GDP增长贡献达到44.7%,较上年提高4.8个百分点;上海和苏州,体量相当,工业增加值均位于8000亿元“档级”;天津独处于6000亿元级梯队。紧随其后的重庆、成都和广州,属成都表现最“劲”:去年工业增加值达5663.7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6%。
一张特别的排行榜,暂且不论是不是敲定全国工业城市的实力座次,城市的制造业“态度”和“热度”却是一目了然;“工业增加值”晒的不是你强我弱,却实实在在地比出了“谁更有意识”。
中国经济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未来还得靠实体经济。搞实体经济,制造业是基础,反过来说,只有工业制造业实打实地搞上去了,实体经济才有希望。
顺着这个逻辑,“工业城市25强榜”要说什么,再清楚不过了。
制造业占比25%的“上海考量”
因为“无商不活”,一段时间以来,工业“遇冷”屡见不鲜。
在最近的20年里,深圳就经历过“三起二落”。
1997年起,深圳GDP中第二产业占比持续上升,2004年达到61.6%峰值之后开始下降,全球金融危机后的2010年略有反弹,随后又继续下行,2016年降至39.9%。2017年,工业投入回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6%,达到7800亿元,第二产业的GDP占比41.5%。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年,深圳的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直线上升,实体企业经营压力与日俱增,在这样的背景下,制造业发展速度首超GDP增速,堪称“深式逆袭”。
搞实体经济,制造业是基础。
上海的制造业投资“拐点”出现在2011年。
这一年前后,上海新的城市定位逐步明朗。随着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创等“城市标签”建设的发力,上海一度出现了“要不要制造业”的争论。2015年,上海的工业制造业“回转”,重入增长轨道。同年底,上海更是将“制造业”作为一个重要指标写进“十三五”规划:制造业占全市GDP比重,力争保持在25%左右。
对于制造业,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态度明确:应对经济转型及国内外竞争,上海不但离不开制造业,而且要在高端制造业上加大投资力度,提高投资成效。
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上海全市工业投资在集成电路等一批大项目的带动下,已连续15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制造业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29.3%,六个重点工业行业投资增长34.9%。
制造业又“火”了,意味着什么?
深圳和上海。两大工业都市的冷热更迭,伴随的是新旧发展方式的取舍。从大市到强市、从大国到强国,制造业从来都是必选项,关键是,作为不同时代的同一根基型产业,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制造业?
“苏州制造”站上“拐点”
一方面,低端产品大量出口;另一方面,从航母到高铁,几乎所有的高端螺栓都要进口——这就是我国制造业的现状。
守住工业制造,绝不单单在于“无工不富”。
白手起家的苏州,目前拥有35个工业大类,涉及167个工业中类、489个工业小类,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851家,已经形成了以电子、化工、钢铁、电气机械、装备制造、纺织为主导的现代工业体系。从“鱼米之乡”转向工业大市,苏州创新性地将“亩产”运用于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其现代工业体系,还一度被打上“全国最全”的亮眼标识。
智能制造正渗入工业的各个领域
苏州2018年工业增加值达到8240.37亿元,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3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其中民营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1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5%;外商及港澳台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1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4.6%。
体量之下,是苏州工业制造面临的现实窘境。
“客观地说,对比北上广深,苏州工业制造还缺少对产业现状及未来趋势的深度把脉。”在苏州科技大学商学院教授王世文看来,应对未来主流制造的发展要求,苏州的城市格局、要素禀赋、风险意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王世文告诉“苏州圆桌”(微信号ID:suzhouyuanzhuo),受传统粗放式工业发展思维模式影响,苏州不少制造业企业还是存在重规模轻质量、重速度轻效益、重批量生产轻个性化定制、重制造轻服务的现象,企业的信息化和设计投入不足,自主研发设计能力欠缺,开展服务型制造的企业总量还不多。
精细活,得有“技术核”
“整整7年,我在公司专攻智能化技改!”
刘建斌是一名电气工程师,从2013年开始,他负责莱克电气的智能制造。面对公司先进自动化产线与落后的物流模式巨大反差,他的团队攻坚作业,打造了莱克智能制造“五化”模式。如今,莱克下属四个电机厂先后荣获1个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3个江苏省示范智能车间。
类似的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已经开始呈现苏州制造的新模样,也成了创新驱动城市产业的现实抓手。
智能制造的场景运用成为产业创新的抓手
身为工业大市又擅长精细活,苏州还能“制造”什么?
——产业链、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最前沿、最尖端的颠覆性技术,对产业具有控制力的核心环节,应该是未来转型或者培育的方向。
不再单纯依赖项目、投资、规模带动,苏州怎么“制造”?
——掌握核心技术。以技术创新驱动、以消费主力拉动。一方面培育先进制造业、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加大力度淘汰落后产能,探索出符合苏州实际、凸显苏州特色的制造业振兴之路。
2018年,苏州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1.73万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的52.4%。今年1至8月,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1.15万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53.8%;自5月以来,工业投资累计增速保持在9%以上,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3.3%。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和人工智能四大先导产业加快布局。
与此同时,“工业互联网”成为苏州制造突破的主攻方向。
国家十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已有6家落户苏州,从2019国际开源技术峰会、2019CNCC大会(计算机大会),到智能制造融合发展中心,苏州工业互联网的平台、技术支撑服务、典型应用等建设成果日益显现。
“让世界资本看好中国的时候,能够首选苏州。”近日,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蓝绍敏在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向全世界推介苏州。
这样的底气和实力,离不开以“苏州制造”为核心的产业支撑。聚集高质量要素,依靠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创新的生态,优选增量、提质存量,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体系,从而推动苏州的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
新一代“苏州制造”,正在蓄能。
顺势而为,亦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