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英国媒体报道,发表在《英国运动医学杂志》的最新研究表明,每周跑步一次,每次不超过50分钟,速度不低于8公里/小时,对健康即有显著的好处。且研究人员发现,无论男女,平常跑步比不跑步的人死亡风险降低27%。但此前美国罗格斯大学运动学家表明,一周要运动3次及以上,才能享受健康益处。那么,到底应该怎样运动呢?
1
一周一次跑也因人而异
为此,记者采访到苏州市立医院北区副院长郝跃峰,他介绍,《英国运动医学杂志》的最新研究结果具有指导意义,但并不适合所有人。对于没有运动基础的人来说,一周跑一次步很容易造成肌肉损伤。“经常有人周末运动一次后觉得腰酸背痛,然后休息一周再运动还是觉得肌肉酸疼,这样循环就必然会造成肌肉受损。”郝跃峰说道。但跑总比不跑好,不经常运动的人可以在一周跑一次步的基础上再做点其他运动,这样能有助于改善肌肉受损情况。
对于经常运动的人来说,每周这样跑一次对于提高心肺耐力有显著帮助,同时,其他时间也需再进行3次中等强度以上的运动,这样一周运动下来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但需注意适量运动,既要达到一定的量,也要把握好不过量。
2
跑步后消化效果尤其明显
同时,郝跃峰表示,适量运动对于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呼吸系统等均有好处。像慢跑运动,对于消化系统就有明显作用。慢跑有助于促进胃肠道蠕动,加强胃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改善胃肠道的血液循环,这也就是很多人运动过后会觉得饿的原因。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空腹运动。空腹运动容易导致头晕眼花、四肢无力等情况。另外,有胃肠疾病的患者可以通过太极拳、步行、慢跑等来改善肠胃功能。
此外,有大量研究表明,锻炼还能够改善认知功能。且美国马里兰大学的研究者还发现,有氧运动对于增强大脑功能有明显好处,不仅对大脑有益,还能有助于心脏健康。
3
冬季运动要当心流汗感冒
随着天气转凉,运动的同时需注意身体,谨防感冒。由于运动后会出汗,处理不及时则容易受凉,因此,冬季需要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控制运动量。但运动出汗是必须的,出汗就说明达到了一定的运动量,且可以促进新陈代谢。
郝跃峰表示,冬季户外运动前需进行热身,当身体微微发热后可以适当减少一些衣物,但需要循序渐进,保持体温平衡,并及时擦干汗水。如果是怕冷的人,可以选择在室内进行运动,如跳绳、瑜伽、有氧运动等,只要坚持做运动效果是一样的。
郝跃峰提醒,运动后不要喝凉水,建议多喝热水或者温水,且不要马上洗澡,应等身体降温到正常体温,避免身体忽冷忽热,增加感冒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