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份调查报告引发网上热议,九成受访人士指出,周围入职未满三年的年轻人跳槽居多。跳槽原因不尽相同,但薪资福利待遇、工作内容和职业发展是最常见的原因。
年轻人频繁跳槽已不是新鲜事。细究起来可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有明确的职业定位,发现入错了行,单位给不了自己想要的平台;另一种是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定位不清晰,走一步算一步,特别是对于工作内容、人际环境、薪资福利比较敏感,当有一点不满意的时候,就把跳槽当成了解决办法,久而久之,便成了“跳槽族”。这也让不少人心生感慨:现在的年轻人就这么没有“长性”的吗?
的确,相比老一辈认准“铁饭碗”就“从一而终”的就业观念,现在的年轻人更倾向于“先就业,再择业”。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养家糊口的压力较小,也自然不再把“稳定”作为择业的首选项,而是更渴望从中获得尊重和自我实现。父辈积累的财富为他们提供了反复择业的底气,天生我材必有“用”这种积极心理暗示则为他们频繁跳槽带来了勇气。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给这代年轻人带来的“职场红利”。
跳槽也是社会活力的一种表现。跳槽本身是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产物,是人力资源在市场经济的一种合理反映。作为一种个人的决策,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主要取决于预期的收入和风险两个因素。一般来说,预期收入越高,不确定性越小,人们做出跳槽决定的可能性就越大。越来越多的人频繁跳槽,说明了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为市场化经济注入了更多活力。
实际上,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市场经济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大多数人都能够正确地对待市场风险,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也能够解决人们参与市场的后顾之忧。所以当前的人才流动成为再正常不过的社会现象。
有得选永远比没得选好,但职场中的年轻人也要避免犯“熊瞎子掰玉米棒子”的错误。就个人来说,年轻人要担心的不是能不能跳槽的问题,而应该更多地注意从跳槽中学习知识、积累经验,不断为自己今后的成长打下基础。无论跳槽是否让自己满意,都要从中能学到一些经验得失。
当然,作为年轻人也需要注意,求上进有想法是好事,但不应该过多地关注个人得失,应主动将个人的奋斗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奋斗大潮中,在勇敢追求自我价值的同时,也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时代责任,为实现中国梦而接续奋斗。(苏报融媒评论员 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