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苏州地产新米陆续上市,苏州大米协会会长莫泉林介绍,自“苏州大米”品牌创建以来,绿色优质的种植理念正广泛树立,水稻种植综合经济效益也得以较大提升。据第三方评估,“苏州大米”区域公用品牌的建设推广,直接为苏州稻农增加经济效益5亿多元。目前,随着“苏州水八仙”“苏州共享农庄”等品牌的创建,以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增值增效的苏州模式正在形成。
苏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市农业农村局坚持群众需求就是第一导向,围绕解决市民关心的优质农产品供给和农民关心的品牌富民难点问题,积极探索在有限的耕地空间里,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模式,开启了基于耕地紧缺的沿海发达地区区域公用品牌强农苏州模式之实践。通过强化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提升单位面积耕地产出效益,加大绿色优质农产品的供给力度,回应苏州农业产业兴旺、农民生活富裕、市民绿色优质农产品需求,提高市民和农民获得感、幸福感。
截至2019年10月,苏州全市域共打造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市场知名度,覆盖市级、县级不同区域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9个,以“苏州大米”为引领的年销售额超亿元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3个、超5000万元品牌6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集群雏形初现。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创建,也使得绿色优质理念得到广泛推广。如,在“苏州大米”区域公用品牌推进过程中,苏州市积极制定完善农业地方标准,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进一步完善具有苏州地方特色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夯实品牌农业发展基础。仅2018年,就废止55项标准,修订27项标准,1项标准确认继续有效。去年,全市新增绿色食品138个,全市21个涉农乡镇36万亩种植面积创建省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2019年,全市新申报绿色食品企业253家,申报绿色食品面积20万亩,目前已新增绿色食品101个,苏州全市绿色优质农产品高质量发展指标走在全省前列。
数据显示,近两年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实践,有效实现了苏州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全市农业增值、农民增效明显,产业兴旺、生活富裕之路越走越宽广。第三方评估单位对苏州大米区域公用品牌进行了为期二十个月的跟踪调查和多次的问卷统计,涉及全市水稻生产、加工、销售基地,公司、合作社、大户、农场主41家,抽样面积达到7万亩。2019年8月,第三方评估报告表明,“苏州大米”区域公用品牌的建设推广,直接为苏州水稻产业增加产值6.574亿元,直接为苏州稻农增加经济效益5.379亿元。
今年,苏州市农业农村局又启动了“苏州水八仙”“苏州共享农庄(乡村民宿)”区域公用品牌的打造,最近,正在谋划明年阳澄湖大闸蟹的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按照《苏州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实施意见》,到2020年,苏州全市将新增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0个。(苏报融媒记者 陆晓华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