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市财政局国库支付中心最新消息,吴江区和工业园区今年上线了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系统。至此,苏州市级、县(区)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实现全覆盖,近85%的乡镇执行了动态监控,市级、县(区)和乡镇三级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基本形成,涵盖全市4400多家预算单位。
据介绍,2014年9月,苏州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系统正式上线运行,为规范公务开支行为增设了一道“防火墙”。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主要通过在财政资金支付环节加装一层“过滤网”,对苏州市行政事业单位支付环节进行实时监控,设置违反“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反对四风、中纪委9个严禁、苏州《关于深化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对接待禁止性规定进行督查的通知》等关键词的预警规则,以“红、橙、黄”三色预警标识提示,财政部门逐项审核预警信息,符合规定的办理支付手续,不符合规定予以退回,从而强化预防、纠偏、威慑功能,保障预算执行严格规范、财政资金使用合规透明和财经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今年,市国库支付中心还将珍稀药材、天价茶叶、高档木材、珠宝玉石、名瓷名画等关键词增加到监控规则。
随着动态监控力度逐年加大,预算单位主动整改纠偏意识明显提升,规范预算执行意识明显增强,监控违规问题明显下降。动态监控结果显示,2018年苏州市本级未出现过红色预警。截至今年11月底,全市已有4400多家预算单位 2100多亿元资金纳入动态监控范围。
记者还了解到,今年苏州还积极构建市级、县(区)和乡镇三级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目前,全市近85%的乡镇已执行动态监控。(苏报融媒记者 大秋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