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何罪?“流量化运作本身没有丝毫问题”
被推上风口浪尖的相声,似乎难以避免在“传统”与“娱乐化”的天平上持续摇摆。“论氛围,一定是园子里好,毕竟小剧场距离近,台上角儿们的细微表情都能看清。”市民沈女士看过不少相声现场,有曾经的北京相声第二班,有上海的田耘社、品欢相声会馆、陕西的青曲社,有老艺术家杨少华[微博],也有德云社郭德纲、于谦[微博]、张云雷、杨九郎[微博]等一干人等。“比如田耘社、品欢,就特别‘正’,就算是一些新写的段子,也很有底线;不过真正的铁粉恐怕并不是太多。德云社、青曲社等一些常有CP粉的班子往往更受人喜欢。”在她看来,有些年轻观众对相声的态度改变了,“不一定再拿相声当一个传统的、内容有固定程式的语言节目,而是把这一能给人们带来欢乐的艺术形式当成了娱乐节目。”
娱乐化的大背景下,相声的“流量化运作”引发关注。“德云社非常应该,也早就该进行流量化运作了。”从清华大学毕业的相声演员李寅飞说。长期以来,相声在各种娱乐形式的冲击下,有式微之势。近几年,德云社借流量传播相声,让相声这门传统民间艺术从小众圈子走向大众化。“流量化运作本身没有丝毫问题,它让原本不听相声的人走进了剧场,这是好事。关键是流量化运作之后,有没有足够的内容做支撑。”
回到相声创作上,业内普遍认为,“流量化运作”是一种可取的传播路径。但它的确会带来相声创作、演出生态的改变。“德云社那么火,不是内容变了,而是演员的着力点变了。相声也和戏曲一样,都是‘角儿’的艺术。流量化运作之后,演员更在意个人魅力的打造,更在意让观众感受到独有的艺术风格,这是好事情。”李寅飞说,值得注意的点在于,不要片面放大相声的娱乐功能。
在关于“流量”的讨论沸沸扬扬之时,相声演员纷纷呼吁回归到对传统的尊重。 “相声就是相声。它的语言包袱、展示技巧、创作方式,都有规律可循。”李寅飞感慨,“如果平和的叙事节奏没了,贯口、倒口、学唱、包袱技巧等内容没了,跳去跳出的表演方式没了,相声就不堪为非遗了。”
“相声的包袱、笑料、人物关系如何设计,老先生们都已经说得很清楚了。现在琢磨来琢磨去,还是要先学精、学透传统的内容。没有传统,何谈创新?”苏州嘻哈壹笑堂相声演员大春说。
“公式相声”倒逼创新?“相声更得胸藏锦绣口吐华章”
相声在反思传统的同时,也有来自民间的创新挑战。上海交大博士夫妻李宏烨、郑钰在参加相声节目时,自称创造“公式相声”,对传统相声冷嘲热讽,在被淘汰后对郭德纲放话“走着瞧”。“公式相声”被用来计算笑点,博士夫妻认为,相声表演前应该“模拟观众怎么笑”。2014年5月,李宏烨与团队原创的相声剧《学长》在交大首演。演出前他们打出“全场爆笑800次”的横幅,结果全场观众笑了913次。然而,在《相声有新人》节目中,博士夫妻所抛出的“永动机”、“镜面反射”等包袱过于小众,未能在现场制造理想的笑点。李宏烨发表声明解释,自己想要达到的效果是,让大家觉得“这么没意思的内容都能让观众笑起来,这就是公式的神通广大”。
如果相声可以抛开“说学逗唱”,是否写格律诗就可以不讲平仄,书法就可以离开笔墨?此前,博士夫妻在另一档节目中介绍“公式相声”,相声演员苗阜指出,相声一要上人见喜,二要善扮男女,一人一台大戏;相声更得胸藏锦绣口吐华章,知往古……
如若无视传统曲艺的发展历史和艺术门槛,带有门外汉式的自大,那这类推翻一切重来的“创新”,难免成为不得门径、投机取巧的速成。而零基础速成的想法,也和打着“人人都是艺术家”旗号的绘画培训班如出一辙:学会公式,人人都可以说相声,那么数年艰苦的基础训练意义何在?艺术难道不需要门槛?
无论如何,来自民间的质疑声也倒逼着传统艺术的创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真正找到创新之路,创作出让当下的观众发自内心喜欢的作品,才是大家最想看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