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托育服务机构水平良莠不齐是我们一直在关心的问题。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后,早期教育需求增长,托育机构水平的提高更是迫在眉睫。”市人大代表刘众任职于时代工程咨询设计管理有限公司,市人大代表沈纪芳来自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这两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代表,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市人代会上,却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聚焦在同一问题上。
3岁以下娃儿都“散养”
幼儿托育机构开办缺乏规范
刘众向大会提交建议,推动3岁以下幼儿托育服务规范发展。会前,他开展了一系列的调研。
刘众发现,苏州市0至3岁婴幼儿以家庭分散抚养为主。其中,半数以上的散居儿童由祖父母辈的老人或保姆看护。但如今,很多隔代老人想“私享”自己晚年生活,不太愿意再照顾小孩,有些家庭就面临年轻妈妈产假后既要工作又要照看小孩的问题,这也让部分家庭想生不敢生,生了没时间养。
“而部分托育机构注册登记即可开张。”刘众说,对于面向3岁以下幼儿的托育机构应如何开办,目前在国家层面也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与此同时,社会对于早教机构从业人员的需求也在增加。但与之相悖的是,我国师范院校对0至3岁幼儿教育师资的培养才刚刚起步,造成了早教师资队伍专业从业人员匮乏的局面。
在该行业中,虽然向托育机构支付费用的是家长,但实际接受服务的是幼儿。0至3岁的幼儿难以向家长清晰地描述和反馈托育服务情况。由于产品使用者和付费者分离,且两者间信息严重不对称,机构对老师无法形成正常的优胜劣汰。这也导致了行业恶性事件频发,家长对机构越来越缺乏信任,虽然客群存在大量托育需求,但实际入托率极低。
代表建议参照上海做法
打政策补丁促进行业市场化
为解决这一局面,刘众了解到,上海去年出台《关于促进和加强本市3岁以下幼儿托育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上海市3岁以下幼儿托育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和《上海市3岁以下幼儿托育机构设置标准(试行)》(简称“1+2文件”)。“这可以说是行业的一个转折点。政策的出台、托育执照的颁发,让托育行业市场化、品牌化的最后一块拼图被补上。”刘众说。
为此,刘众提出,要参照上海的做法,加快制定指导方案,推动苏州市3岁以下幼儿托育服务规范发展。对托育机构的选址、功能、供餐、安全、班级规模、人员配置等统一设置标准。引进早期教育人才,加快师资培养,鼓励支持职业培训,以满足实际需求。
同时,沈纪芳也提出,应鼓励企事业单位面向单位职工适龄幼儿设立免费的福利性托育点或托育机构;及时制定关于苏州市3岁以下托育机构相关管理条例,以法治保障托育机构运营、管理、监督到位,促进3岁以下幼儿托育服务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加快完善幼儿照护政策体系
普惠托育或将纳入实事项目
带着代表提出的建议,记者采访了市卫健委妇幼处处长白明华。她表示,苏州市将尽快完善婴幼儿照护的政策体系,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根据市教育局提供的资料,目前苏州市开设托班的幼儿园218所,仅占全市幼儿园总数的四分之一,其中公办90所,民办128所,提供托位0.34万,入托率不到1%。这不仅与目前国家公布的2-4%的平均入托率有差距,与发达国家30%-50%入托率更是差距不小。
白明华表示,近期市卫健委在全市开展了托育机构摸底调查,经不完全统计,共摸排到托育机构587家(含亲子园),其中70%为营利性机构,52%的机构是2016年以后注册登记的,月收费从300至8000元不等。因这些机构缺乏统一设置标准和管理规范,资质不清,又存在不小的安全防护、食品卫生隐患,令大部分家长望而却步。
“我们将推动婴幼儿照护服务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相关规划,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对符合条件的普惠托育服务项目推荐纳入年度实事项目。”白明华说,与此同时,继续加强家庭科学育儿指导,充分发挥科学育儿项目点、妇女儿童之家、儿童早期发展基地等阵地作用,多渠道、多形式普及科学育儿知识。(苏报融媒记者 薛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