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回家后一句话都不愿和我们说,我很担心他发生《少年的你》这里的故事情节?”近日,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国际部 “家校命运共同体”迎来了揭牌后的首次开课《读懂孩子不愿与家长沟通的“内心戏”》。
据了解,苏州一中国际部的“家校命运共同体”涵盖了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健康素养、学习素养及领导力和合作交流五个维度,持续助力学生的成长。通过家校合作,学生受到来自学校、家庭相辅相成、各显特色的两方面的教育,促使他们拥有更好的学习状态去接受国际教育,成为积极向上的终身学习者。
孩子不愿意说话的内心戏
此次公开课的主讲人便是在国际教育一线工作了十来年的一中国际部运营校长滕家如。
滕校长依据十几年来教学经验,不光尝试融合各种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外,还总结归纳出了一套与正值青春期学生们的相处、沟通方法。
“孩子放学回家不爱说话,就在自己屋里待着?不能说,我一张嘴,孩子先不耐烦了?”报告厅里,家长们跟随着滕校长的问语频频点头。“正处高中阶段的孩子们独立与自我意识的发展,让他们觉着自己已经不是小孩,而我们家长在他们眼里只是跟不上时代的中年人,用他们的话说是我们和他们之间‘有壁’。”
“为何我们家长们得不到想要的沟通?一是我们和孩子们之间可能没有共同的爱好和兴趣,想要找到共同的话题确实有难度,而我们一般的开头就是学习情况如何,这却成了孩子们最反感的;二是我们可能有意无意中的唠叨、比较,虽然初衷是希望以此激励孩子们上进,但却适得其反;三是缺乏平等的沟通,让我们逐渐丧失了教育的主动权。”
询问孩子情况不要太过随意
不少家长很忙,但又想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所以饭桌经常成为他们“拷问”孩子的场所,有时候一言不合,孩子还会摔下碗筷就走。
“当然我们毕竟都有忙碌的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但我们是‘身经百战’的成年人,想要和孩子交流,需要我们要用很正式的时间和场合,给孩子传达出我们很在意他们的感觉,很认真,而不是‘挤出’一星半点随意的时间。按捺住可能指责或者否定的情绪,想一想我们都是从青春期过来的,调动起同理心,认真听完孩子的讲述,学会倾听,才会变成知心人。”
通过案例分析、总结交流话术,滕校长为家长们剖析了日常沟通中遇到的常见典型。问题找到了,缺的就是方法。“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角色定位,以平等的姿态去交流,在孩子的生活中充当朋友的角色,这也需要我们在交流的时候不能拿 ‘上位者’、‘过来人’的语气或者传输过多的负面打压情绪;之后我们需要把握孩子的思维方式,时刻关注成长路径;在这些基础上家长们对孩子的学习要求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孩子当前的状况制定目标,要知道高中确实课业繁忙,那紧张后的小憩在合理范围是值得允许的。”关于《少年的你》中涉及到霸凌及早恋的情况,滕校长也给出了自己相应的对策。(苏报融媒记者 宋洁婷 通讯员 徐思远 文/视频 图片由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