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泓 / 圆桌观察员
“文化,是苏州营商环境中最不可复制的核心资源。”
1月3日,就在备受关注的苏州开放再出发大会上,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蓝绍敏的这一阐述,让外界印象深刻,道出了苏州这座千年古城,在时代风口上的文化自信和底气豪情。
40多年前改革开放的惊雷震醒苏州,于是2500多年的漫长轨迹突然高张,划出一条惊人的爬坡线,“天堂”苏州摇身成为“最强地级市”。
这厢情状,如同一位饱读诗书的世子,转身投入日新月异的经济大潮,以破卷千万的知识底蕴、寒窗苦读的倔强脾气、不舍昼夜的前行精神,富起来,强起来,文人从戎可万里封侯,文人经商亦可富甲天下。成功背后,离不开苏州独有文化绵绵不绝的内力输送。
开放再出发,是新时代给予苏州的新考题,必须全力应答,必须高分过关。苏州这位久经考场的“状元”,需要将满腹经纶化为比特,以新时代新文化的高坐标再次定位小桥流水、金石书画和慢吟低唱,以适应时代新要求,激发人文新助力,最终使城市文化凝铸为世界文化之林中闪闪发光的一张金色名片。
“百戏盛典”的触动,得敢想
这一过程中,打造城市新文化,需要对优秀传统文化“补配”和“作色”。
2019昆山“百戏盛典”,新浪微博话题阅读量超3亿,网络直播点击量超3100万,抖音播放量超1亿。“网眼看百戏”、“南腔北调抖是戏”等线上传播平台,让天南地北的网民过足了“戏瘾”,掀起了传统文化的“炫风潮”。图为原创昆剧《顾炎武》剧照。
昆曲是百戏之祖,中华戏剧之美的最权威诠释者之一。自2018年开始,苏州昆山举办“百戏盛典”活动,2019年则进一步利用网络资源,请亿万网民“网眼看百戏”,以百戏之祖为主角,聚光中华百戏的群像,浑身上下充溢网感的活动形式赢得全网数亿点击,600余年的风雅于斯再盛!
网络传播,赋能传统百戏新的活力,但好戏,还在后头。
新编昆曲《浮生六记》,打造“浸入式”观赏体验,让观众、尤其是很多年轻人着迷地离开椅凳,在移步换景的沧浪亭“零距离”感受沈复芸娘的悲欢;
古城区颤颤巍巍的双塔菜市场,经过高文创含量的改造,华丽转身为“新晋网红”双塔市集,逼得众多年轻人谁不打卡谁OUT;
“网红菜场”双塔市集,凭借颠覆式的改变,成为苏城新晋的网红打卡地。正是从创新发展中延续文脉,让双塔市集在传统苏式文化的余韵中,存续历史底蕴,再现人文生机。 图片来源:深度苏州(CITY SUZHOU)
还有,新编昆曲《梧桐雨》《顾炎武》、二次元化“昆曲宝贝”、苏州博物馆的秘色瓷莲花碗曲奇……在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的巧手补作下,新文化以老文化为魂,老文化依托新文化得新生,而苏州尚待“修陈出新”的优秀传统文化IP,又何止这些?
“江南四才子”能否组成“偶像男团”?专诸能否成为苏州版“浪客剑心”?山塘街的众多石狸猫,能否活成苏州的“熊本熊”?巧夺天工的苏绣苏雕,又能否诞生“洛天依”的形象作品?满城宝藏,亟待新目光的发掘和新脑力的重塑。
“走出去”的定力,哪找?
打造城市新文化,还需要对世界文化“诚邀”和“深谈”。
一个高度开放的城市,必定拥有宽广的文化胸襟和精卓的文化视线,海纳百川同时又善分丑恶、明辨俗雅。这个文化必然是不拘一格、蔚然成风的。
苏州拥有地级市少有的交响乐团、芭蕾舞团,世界通行的高雅艺术形式被苏州人邀请到家,不仅欣赏,而且学习,不仅学习,而且出新。原创芭蕾舞剧《西施》、《唐寅》妥妥“苏州智造”,近年频频走出国门,不仅在东亚文化圈吸粉无数,也让西施、唐寅的知名度在欧美艺术市场落种开花。
苏州芭蕾舞团十周年原创芭蕾舞剧《唐寅》巡演全球,让世界眼前一亮。
2018年阿根廷G20峰会期间,“昆曲对话探戈”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现场演出。
这个文化必然是不卑不亢、以文载道的。明朝万历十四年,也就是西元1616年,东西方两位戏剧文学巨擘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同年离世。400年后,苏昆剧院带着一批昆曲艺术家远赴英国与莎士比亚“隔空对话”,许多英国人第一次接触并迷上了这一独具东方魅力的典雅文化。
2018年,阿根廷因G20成为世界焦点,苏州人又带着昆曲艺术远涉重洋,在地球的另一端与阿根廷国粹艺术探戈平等对话,引得时任阿根廷总统马克里签名支持,观看现场演出的市民直呼“感动!东西方的美是相通的”。
这是苏州的自信气魄,也是文化交流的初心使命,只有平等对话、求同存异,自有魅力方能暗香浮动、久久不息。相反,一味的“引进”和“吞咽”,或是自说自话的单通道文化输出,则很难取得理想的交流效果,而且极可能令国内外受众在最初的猎奇感过后,一脸茫然、索然无味。
大声喊出,“这里最江南”!
还有一点,打造城市新文化,离不开对城市通俗文化“发掘”和“培育”。
这方面,有一座城市特别值得苏州去对标和习行——西安。作为汉唐首府,西安承载着中华文明最闪亮的一部分。而西安作为当今“网红城市”,把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活跃的市井、夜生活、先锋艺术、文创基因结合起来,豪迈高喊“西安年,最中国!”无差别拉动境内外旅客举家赴西安过中国年,西安城市品牌一亮再亮、愈发炫酷。
“西安年,最中国”活动中的大唐不夜城。
如果说西安是中华中原文化的代表城市,苏州大可以在自信于“Super Suzhou”的今天,大声喊出“这里最江南”!
以江南文化代表的气魄,更大力度培育引进独角兽文创企业和人文艺术类高级人才,巩固提升中外合作办学能级,引导鼓励本土市井文化和先锋艺术,让“轧神仙”民俗潮起来,让苏帮菜酷起来,让《生僻字》、《自在苏州》、《遇见姑苏》、《谁的魔法》等富含苏州元素的网络优质歌曲多起来,让山塘街、十全街、观前街等传统文商旅集聚地红起来,让动听的苏州方言流行起来,让苏州江南式夜生活风靡起来……
须知,城市文化是个庞大生态系统,一环缺失就可能导致整体活力减弱、生机黯然。拥有越厚的家底,虽然新文化蓬勃的潜力越大,但同时需要细心打磨处理的文化细节也越多。
如何“崇古”而不“守旧”?如何给予文化多元解读更多宽容?如何让年轻人释放创意荷尔蒙?如何让新老苏州人形成融汇的文化合力?如何让城市文化品牌成为一本装帧精致的图书——封面简美易记而翻开后又纷呈多彩?这些问号,也正是新时代给予苏州的新考题。
苏州开放再出发,时不待我,我成其时。
相信历经千年沧桑的“白发苏州”,在中华民族整体腾跃的伟力带动下,定能以以自己的智慧,催生出符合时代特征而又历久弥新的新文化生态,以此襄佐城市开放再出发的步伐,更加稳健优雅、豪迈铿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