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源创业邦专栏新零售商业评论,作者章蔚玮。
1月20日,钟南山院士首次确定新冠肺炎存在人传人现象,至今已过去20天,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战役不断升级。面对抗击疫情的重要物资之一——口罩的严重缺乏,如今,中国正面临一场严峻的口罩生产保卫战。
进入2月后,全国上下有近百条口罩生产线陆续上马,它们来自纺织、汽车制造、手机生产等与口罩毫无联系的企业。对于这些企业而言,既是一场跨行业的紧急援建,也是一场自救。
跨行业引入口罩生产线
刘洋(化名)是富士康上海工厂的一名普通工人,今年春节,因为疫情爆发,他没有回家,而是选择留守上海。原本忙碌的生产线,迟迟未能重启,这几乎成为刘洋工作三年来度过的最漫长的一个假期。
媒体上不断更新的消息让他隐隐担心。2月1日,苹果宣布暂时关闭中国国内苹果直营零售店直至2月9日,如今能否如期开业,依然是个未知数。
苹果的态度影响着富士康的命运——作为苹果手机的生产主力,国内工厂线此前曾全面停工,其中,富士康旗下位于郑州及上海周边的工厂都是生产iPhone的重要生产基地,这两个地方距离武汉超过500公里。
如今,随着工人的陆续返工,是重启生产线,还是继续等待,成为考验企业管理能力的关键。
除了将生产iPhone9的部分产能转移到越南、印度和墨西哥等海外代工厂,富士康正计划陆续恢复小部分的国内生产线,而要顺利推进这一计划,口罩成为关键——为避免爆发大规模的交叉感染,所有上生产线的工人必须戴上口罩。
“厂区内的口罩非常紧张。”刘洋告诉零售君,工厂能采购到的口罩只能供应少部分上生产线的工人。没有口罩的工人只能在宿舍待命。
富士康上海工厂的工人总人数预计达到20万人,全国各地工厂的工人规模更是多达百万级,口罩需求很难通过社会渠道解决。
2月5日,富士康官方微信公众号宣布,启动生产线生产口罩——在集团龙华园区内首次引入口罩生产线,并于2月5日实现试产,这条生产线预计可日均生产10万只口罩。
预计到2月底,整个车间日产可达200万只,“不仅将最大限度满足集团员工防疫需求,还将视情况,积极对外支援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