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月24日)是农历二月初二,农谚“二月二龙抬头”,老苏州将这一天视为吉利的日子,要“龙剃头”。“宅”在家里一个月,理发更是成了众人的迫切需求。然而,眼下疫情尚未画上休止符,扎堆理发要不得。于是,各种花式理发纷纷亮相,复工的理发店推出预约制、家里自学成才的“托尼老师”上线、理发工具更是销售火爆……
理发店未见扎堆现场
预约制让店内人流量得到控制
随着理发店陆续复工,“托尼老师”成了大家最想见的人。然而,受疫情影响,理发店的在“二月二”这天的忙碌与往年相比,有了一些“微调”。在位于彩香新村的彩香理发店里,在这一行干了40多年的龚容喜告诉记者,虽然昨天是“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但是店里没有出现扎堆理发的现象,从上午8点到下午3点,总共接待了30多位顾客,比起往年一天上百位顾客,数量要少了很多。
今天下午,记者在彩香理发店看到,门口有一位顾客戴着口罩在等候,店内有4名顾客正在理发,每位顾客之间都相隔了一段距离。龚容喜说,因为疫情防控,理发店复工后多了不少新“规矩”,尤其是推出了预约制,顾客得先打电话来预约,再根据预估的时间来店里理发,避免出现人群聚集。
正说着,有顾客打来电话预约理发。龚容喜告诉对方,目前还有一位顾客正在等待,估计20分钟后可以接待新来的顾客。正在理发的金女士说,她住在玻纤路,一个多小时前打电话来预约的,被告知需要等半小时,她算好时间来店里,正好赶上,“虽然有一些不方便,但是为了大家的安全,我们都能理解。”
自学成才的“托尼老师”上线
为帮家人理发,连吸尘器都用上了
既然扎堆理发要不得,于是一大波自学成才的“托尼老师”开始蠢蠢欲动。今天的微信朋友圈里,各种在家理发的现场照片,引来不少人的围观。
80后的祁育祥是姑苏区金阊街道办事处的一位工作人员,从年初四就值守在卡口上,忙到现在没有休息过。一个月没理发,壮小伙变得“长发飘飘”,老婆实在看不下去,决定自己动手给他理发。“我老婆那架势,实在有点吓人,你见过理发用吸尘器的吗?”祁育祥开玩笑说,为了帮他理发,老婆把家里能用上的物件都搬出来了,电推子、剪刀、围裙,甚至还有吸尘器。一开始,他还纳闷吸尘器有什么用处,后来才知道,因为碎发太多,老婆用吸尘器帮他清理。回想当时的情形,祁育祥哈哈大笑,“虽然老婆剪的发型像被狗啃过的一样,但是有她帮我理发,还是挺暖心的。”
此外,微信朋友圈里,还有女儿上网苦学技艺为老爸理发、二胎妈妈对照图片给两个儿子剪西瓜太郎头、退伍军人翻出尘封多年的工具为自己理发……一大波图片温馨又让人忍俊不禁。而在“抖音”平台上,专业理发师录制的“在家理发教学”视频更是火了,点赞量达到了9.4万。
理发工具成走俏商品
是习俗,更是对春回大地的期盼
一大波自学成才的“托尼老师”的上线,带火了理发工具的销售。记者在几家知名电商平台上看到,不少理发工具被标注上了“疯抢”“热销”等字样。
在一家苏州本地的网店里,一套价格180多元的理发工具套装,月销售量达到了3000多套。商品图片显示,这套理发工具包括了两把剪刀、两把梳子、几个夹子,与理发店的专业工具相比,毫不逊色。评价中,不少顾客留言,“非常时期,只能选择在家理发,减少与他人的接触。”“疫情期间,自己动手,帮老公理发用推子,这套工具买来给女儿剪刘海。”……
“最近,网店的理发工具销售都不错,就连以往备受冷落的电推子也成了热门货。”网店店主称,尤其是在“二月二龙抬头”的前几天,多款理发工具的销量明显看涨。而在朋友圈里,理发工具也成为一些“微商”的主推产品。
对此,民俗专家柯继承认为,“二月二龙抬头”是民间传统习俗,整个春节人们都在休养生息,随着“二月二龙抬头”的到来,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人们忙着剃头准备迎接忙碌的春耕,这也符合人们的生活习惯。而今年,人们尤其热衷在这一天理发,这里面包含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期望,希望疫情早点结束,春日快点到来。(苏报融媒记者 朱雪芬 文/摄 部分图片来自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