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常熟市司法局积极探索“公调对接”实践,明确由当地公安派出所负责日常管理、辖区司法所负责业务指导,形成“市局搭台、两所唱戏、协调配合”的运行模式。2017-2019年间,通过常熟市45个“驻所调解室”,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近4万起,占常熟调解纠纷总数的80.2%,成效显著。
自2014年6月常熟市政府办转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全市“公调对接”工作的实施意见》后,常熟市司法所与辖区内派出所、交警中队紧密对接,根据实际情况成立驻所调解室。建立24小时值班响应工作制度,健全调解案件的申请、受理、对接、调处、回访、立卷等工作,完善案卷制作、调解小助手系统使用规范,充分整合调解资源,确保发生矛盾纠纷警情,司法所第一时间介入,切实做到矛盾纠纷的早发现、早预防、早化解。
除选聘专职调解员坐镇“驻所调解室”外,常熟市明确综合执法局、劳动部门对接专人,确保发生矛盾纠纷时能够第一时间开展专业化调解。该局协调镇(街道)法律顾问,对调解人员开展法律法规、调解知识培训,必要时直接参与调解。定期开展专业培训,包括“公调对接”专项培训和常熟专职人民调解员培训,更新知识储备。积极参与“最美人民调解员”“人民调解先进个人”等评优活动,2019年共有10名“公调对接”调解员,5个“公调对接”工作室获评先进。
为进一步夯实调解保障,常熟各派出所内设立单独办公用房,配备桌椅、电话、空调、电脑等设备,为调解经验足、调解能力强的调解员设立个人调解工作室,涌现出以梅李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老方”调解工作室为代表的一批广受认可的“明星”调解室。
常熟将人民调解室运行经费、专职调解人员工作报酬、个案补贴等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并足额拨付,对调解成功案件按照《常熟市人民调解个案补贴办法》予以补贴,充分激发了调解人员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积极性、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