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1月4日)召开的苏州市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推进大会上,国家开发银行苏州分行等8家银行分别向南大光电材料等8家企业发放了首批制造业智能化改造贴息贷款,授信总额达到了5.24亿元。苏州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也正式推出“制造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金融服务”专栏,服务更多企业。
苏州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为制造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贷款实施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畅通对接渠道,确保工信、财政、金融等部门实时掌握项目贷款信息。金融机构则负责本单位受理的制造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贷款的认定和审核,保障企业充分享受优惠利率。
2015年9月,苏州市政府印发《苏州市金融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行动计划(2015-2020)》,苏州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由此建立。至2020年底,该平台注册企业14万余家,企业发布需求11万余项,帮助近3.5万户企业解决融资8300多亿元。记者昨天登录平台看到,“一键申请”制造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金融服务的专栏放在了醒目位置上,点击后登录的页面上,明确了奖励政策、申请对象、项目认定标准和申报奖励流程等,并展示了相关银行推出的服务产品。据了解,根据奖励政策,在苏州综合金融服务等平台获得智能化改造提升项目贷款的企业,市级财政按照项目贷款额的1%给予贴息奖励,单个企业每年最高奖励额度不超过200万元;各县级市(区)按照不低于项目贷款的1%给予贴息奖励。在实际申请中,企业通过苏州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提出智能化改造资金需求,或直接选择制造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贷款产品,提出贷款申请,经金融机构审核后获得贷款。
昨天,国家开发银行苏州分行、农业银行苏州分行、中国银行苏州分行、建设银行苏州分行、光大银行苏州分行、浙商银行苏州分行和苏州银行等8家银行发放了首批制造业智能化改造贴息贷款。其中,中国银行苏州分行为江苏博雅达纺织有限公司提供了专项授信。该企业在业内首开大数据先河,建设“云纺织”大数据资源共享平台,并成功开发了基于互联网的营销订单及服务系统“纺团网”。苏州中行创新审批模式,引入“技术流”评价体系,并结合线上、线下产品,通过知识产权、征信数据、税务数据的引用,提升审批管理效率,以“金融+科技”融合之力为博雅达等企业提供授信支持。建设银行苏州分行创新推出了“发展贷”“数智贷”等产品,通过提供专项资金、降低融资成本、强化供应链与产业链融合等服务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需求。此次与亨通光电展开合作,为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供应链业务融资、债转股、可转债认购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支持企业在工业互联网端实现创新与突破。苏州银行深入研究智能制造产业,设计兼顾个性化需求与标准化要求的金融服务产品,推出了“智造贷”等,此次为常熟耐素生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了用于设备智能化改造等的贷款授信,支持企业扩大生产、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