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天获悉,2021年我市养老服务、社会救助工作提升计划出炉:全市将推进养老床位建设,改造提升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同时优化中低收入居民疾病医疗自费支出救助责任保险制度,探索适度将罕见病患者纳入救助对象范围,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推动“村级医疗互助”救助制度。
截至2020年底,我市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服务床位数45张,今年将进一步推进养老床位建设,至年底全市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将达46张以上;继续推进家庭适老化改造,预计全年为2500户高龄、困难等特定老年人家庭完成改造。针对部分地区养老服务设施老旧不足等情况,我市将推动镇(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设施(机构)建设。今年改造提升10个标准化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年底前全市所有建制镇(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老年人助餐中心实现“全覆盖”。
为了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我市将推进养老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和社会化运营。预计年底全市城乡标准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分别达90%和60%以上,居家养老机构社会化运营率达60%。市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全市养老服务机构将根据硬件、服务等指标开展等级评定,从低到高分为一级到五级,评定结果与补贴政策直接挂钩。今年我市还将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床位建设,出台开展家庭照护床位建设政策,全年新建家庭照护床位800张。至今年年底,全市护理型床位占比将超过70%。
社会救助方面,完善市区中低收入居民疾病医疗自费支出救助制度已经列入今年全市的为民办实事项目。该制度将适度扩大救助覆盖范围,将部分罕见病患者纳入救助对象范围,至今年年底救助10000人次以上。我市在全国首创的“村级医疗互助”救助制度,获得了“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今年该制度将鼓励引导慈善资金、爱心企业、公益组织积极参与,多渠道筹集互助资金,扩大救助惠及面。
今年我市将适时提升低保、特困供养等保障标准及临时救助标准,继续落实疫情期间民生保障各项政策,确保困难群体“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同时出台城乡一体的重残重病“单人保”政策。市民政局工作人员表示,“单人保”将打破以往低保申请以家庭为单位的现状,明确低收入家庭中符合条件的重残重病人员可以单独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适度扩大低保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