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身馆为不特定未成年人文身是否侵害公共利益?在公益诉讼检察中,如何理解和适用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
3月2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在沭阳县召开未成年人公益诉讼检察研讨会,来自上海、重庆、山东等省市以及我省各设区市的检察官,全国部分高校的专家学者和我省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就未成年人公益诉讼检察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交流经验做法,积极献计献策。
近年来,我省检察机关针对校园周边安全、控辍保学、未成年人人身权利维护等重点工作,加大线索发现力度,积极稳妥开展监督,成功办理了全国首例未成年人文身问题行政公益诉讼案、控辍保学行政公益诉讼案、侵犯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民事公益诉讼案等一批典型案件,其中两起案件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导性案例。
宿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不断推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迈向全省前列。近两年,全市两级未检部门先后承担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未成年人司法服务国家标准等改革试点任务,在全市建成4个未成年人司法社会服务中心,市县两级政府财政均将未检工作列为单项支出预算。2020年,全市检察机关办理的各类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认罪认罚确定刑量刑建议采纳率达100%,居全省第一;未成年被害人救助率、涉罪未成年人帮教率等核心业务数据居全省前列。
推进未成年人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对未成年人全面实施综合司法保护,迫切需要强化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研讨会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未成年人检察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何挺,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未成年人事务治理与法律研究基地副主任苑宁宁,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南京大学犯罪预防与控制研究所所长狄小华等专家学者,围绕未成年人公益诉讼检察的独特性等进行专题研讨。专家学者的建议与看法,让与会检察官和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深受启发。他们纷纷表示,将借助集体的智慧探索出更多未成年人保护的可行之策,全面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高质量开展。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检察厅厅长史卫忠在研讨会上说,近年来,未成年人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成效、优势日益凸显,发展空间很大。检察机关要主动担当,明确界限分工,注意履职方式,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工作规范,加强理论研究,推动行业规范和立法发展,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