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粮票,很多年轻人不知其为何物,但是在许多过来人心中依旧印象清晰,甚至留有一些刻骨铭心的记忆。目前,姑苏区金阊街道办事处联合苏州日报报业集团启动“寻运河记忆 展时代新颜”运河人家老物件征集活动。今天,市民吴晴芳带来了家中留存的一百多张粮票。作为计划经济时期的重要票证,小小粮票反映了运河人家生活的变化,也折射了时代的变迁。
吴晴芳来自金阊街道金门社区,一百多张粮票是她的婆婆顾莱英收集的。记者看到,吴晴芳、顾莱英手中的粮票以苏州本地粮票为主,最早的是1972年,最晚的是1992年。其中,小面额票面的有五百克、二市两,大面额的票面有五公斤、十公斤等。71岁的顾莱英回忆,过去,吃饭要有粮票,穿衣要有布票,买油要有油票,就连买一卷棉纱线也要用到线票……什么都得计划着买。
在国家粮食匮乏、商品短缺的特殊年代,粮票是人们“吃饭的护照”,关系着全家人的温饱。“大面额的用来买米,小面额的用来买点心,每天口袋里都要揣上一些,还要商量、计划着用。”当时,顾莱英负责盘算家中短缺的口粮,带上相应面额的粮票,丈夫则负责在漏斗下接米,然后步行十几分钟把米背回家。米的质量参差不齐,遇到质量差的米,烧出来的粥根本嚼不烂。那时候,全家的目光集中在怎么吃饱穿暖上。
粮票见证了运河人家生活的变化。改革开放以后,物资慢慢丰富起来,商品市场开始活跃。上世纪90年代,已无用武之地的粮票退出历史舞台。琳琅满目的商品,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买不到,百姓的幸福感越来越强。对比当年,如今顾莱英有个明显的感受就是,人们不再满足于吃饱,而是要吃好吃精。“现在有富硒锌米、有机稻,还有真空米、礼品米,品种越来越丰富。人们对吃也愈发‘挑剔’,蔬菜要吃有机的,粮食要吃当年产的,鱼虾要吃活蹦乱跳的,食品怎么搭配有利于健康……吃出文化和健康成为老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顾莱英说道。
走进家门口的石路商圈,各种创意融合菜、素食养生馆、“网红”美食让顾莱英应接不暇。但是家中留存的粮票似乎在提醒她,在经济腾飞、物质生活更充盈的当下,仍有必要唤醒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这些老底子的传统美德。“回顾粮票的历史,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从历史汲取前进的力量。”(苏报融媒记者 王可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