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古道穿城而过,滋养着苏州古城,也塑造了姑苏人家枕河而居的特色风貌和生活方式。日前,苏州姑苏区金阊街道办事处联合苏州日报报业集团启动的“寻运河记忆 展时代新颜”运河人家老物件征集活动正在进行中。今天(4月21日),市民梁容真带来一只在古井中“翻腾”过几十年的手打铅桶,揭开了古井所承载的一代代苏州人的生活记忆和印刻着的江南文化符号。
76岁的梁容真在古城中长大,街巷里大大小小的水井贯穿了他记忆中的整个春夏秋冬,而必不可少的打水工具也深深地印刻在他的记忆里。梁容真向记者展示了这只如今外沿已经锈迹斑斑的铅桶,虽然已经二十多年没有盛过水了,但半臂深的铅桶内部依稀可见水垢的痕迹。铅桶底部的铁皮也由于与井水、井壁的无数次撞击而蜷缩变形。
“以前我们小院里的三四户共用一口私井,出门走几步就可以在井中打到水。”梁容真说,大路路边还有公井,可同时供三四个人一起打水。从他记事起,家家户户用水就全靠井,每户人家都有打水的桶,最开始不少人用箍的木桶,再后来越来越多的人用手打的铅桶。
“井水冬暖夏凉,夏天可以用井水冰西瓜,剩菜吊在井里还可以防变质;冬天用井水洗衣服、蔬菜,一点也不刺骨。”梁容真说,现在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排队担水的场面也不多见了,可是,这些散落在老弄堂里的古井,井沿上勒出的一道道印痕满是旧时光的味道。
梁容真查阅资料发现,罗马尼亚人尼·斯·米列斯库曾于1675年出任沙俄使节,1676年在北京觐见了康熙皇帝,1678年返回莫斯科后撰写了《中国漫记》,里面有段关于苏州的记载:“整个城市都建在水上,和威尼斯一样,但是这个中国城市的条件要优越得多,因为这里的水为淡水,可以随便饮用。”
大运河穿苏州城而过,苏州古城的文化形态离不开水,而运河水系作为古城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滋养着生长在这里的人,形成了古城特有的井文化。素有水天堂之称的苏州,不仅湖河潭汊交织如网,而且居民生活用井遍布古城各处,只要你到古城走一走,在路口、在宅边、在小巷深处,说不定就有一口古井。“很难说有哪一座城市能像苏州这样拥有如此众多的水井。”梁容真说,青石井栏上的绳索印痕记载着这个城市的岁月沧桑,街头巷尾浓缩着城市历史人文的印记。“一口口古井是一代代苏州人共同的记忆,这些古井是苏式生活的重要载体。苏州人的井文化是苏州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梁容真说。
如今,打水的铅桶已淡出人们的视野,古城里居民也早已用上了自来水,但某个炎炎夏日当你穿梭于古城街巷时,仍能看到有居民用井水冰上一个西瓜。金阊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辖区共有古井229个,其中有些仍在供居民日常使用。如今,街道为古井盖上了古朴的木质井盖,古井看起来更有文化和历史气息了,还吸引了不少摄影爱好者前来拍摄采风。
古井以崭新的面貌换上了新装,周边居民喝上了清澈甘甜的地泉,古城背街小巷也增添了一道富有历史文化韵味的风景。“于苏州古城而言,古井是不可缺失的文化符号。古井承载的是运河人家的生活记忆,值得我们永久保护和珍重。”金阊街道相关负责人说。(苏报融媒记者 陈兆帅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