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的主体是少年儿童,让少年儿童参加体育锻炼,归根结底是要培养他们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增强他们的体魄,而不该被家长拿来作为和人攀比的工具。
当普通孩子还在校外培训学习钢琴舞蹈的时候,在一线城市,体育培训已悄然成为少儿“标配”。媒体调查发现,市场上还暗藏着“体培链”图谱:大致顺序是:马术>高尔夫>橄榄球>冰球>围棋>游泳>跆拳道。
针对孩子们的各类教育培训,无疑是当下最火爆的市场,培训项目也实现了从学科应试到个人才艺等的全学科普及。近期大热的体育培训则是最能体现家长竞争优势的新走向。确实,相对于传统的学习类、才艺类培训,体育培训既能帮孩子增强身体素质,也能满足孩子升学体测水平的需求,可以说是健康、应试两不误。按理说,家长和社会重视孩子的身体素质当然是好事,但体育培训项目被划为三六九等、被拿来攀比,生出“体培链”,就完全背离了培训的初衷。
其实,这不过是另一种焦虑贩卖,明显带有商业目的。这个“体培链”的排列顺序,几乎就是日常生活中的“物以稀为贵”顺序,也几乎是培训费用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在大多数家长看来,马术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没有机会接触,跆拳道则已经是烂大街了。和足球、篮球、跆拳道等大众体育项目相比,马术、高尔夫等小众化的体育培训项目,虽然费用更贵,但背后的“圈层”更高级,孩子上这样的培训班,家长也更有“面子”。但是,如果只是为了满足家长的虚荣心,不顾经济条件强行给孩子报名一些“高端”体育培训项目,实在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
体育锻炼的主体是少年儿童,让少年儿童参加体育锻炼,归根结底是要培养他们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增强他们的体魄,而不该被家长拿来作为和人攀比的工具。每个家长都要明白,给孩子报名哪种体育项目,应该从家庭实际条件出发,遵从孩子的兴趣。让体育的回归体育,对孩子来说,运动的过程也会是全身心的、快乐轻松的,而不是成为另一种负担。(苏报融媒评论员 王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