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
近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一篇博士论文的致谢部分在网上引发热议。作者是201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工学博士黄国平,他回顾自己如何一路走出小山坳和命运抗争的故事,打动了大批网友。文中说:“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这让多少人感动不已。
家境贫寒的山区孩子,承受了少年丧亲之痛,背负了肉体与精神的重压,在二十多年求学路上吃尽了苦头,但依靠自身永不言弃的奋斗精神和身边众多好心人的帮助,终于完成了博士学业,迎来幸福生活的开端。
简简单单的故事,朴实无华的文字,却有着直抵人心的力量。让无数网友感同身受,又对作者的自强与坚韧深感钦佩。特别是文末那句“希望还有机会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不辜负这一生吃过的苦。最后如果还能做出点让别人生活更美好的事,那这辈子就赚了”,更是传递出积极乐观、昂扬向上的正能量。
黄国平的故事,让许多人联想到河北女孩王心仪被北大录取后写的那篇《感谢贫穷》。相似的经历彼此映照,伟大的灵魂从不孤独。回味苦难,不是要将苦难作为借口,是要从对抗苦难的经历里提取坚定信念和奋力拼搏的力量;感谢贫穷,也并不是在感谢贫穷本身,是时刻提醒自己保持“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生活态度。
那些成天抱怨命运不公的人,不妨对照一下王心仪、黄国平们的故事,看看他们是怎样面对生活给予的重重考验,又如何通过努力和拼搏改变自己的命运。鲁迅先生说,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如果世界本没有光,那就让自己绽放光芒,照亮前行的路。
今天的世界早已不是百年前的世界,今天的中国也已不复贫穷落后的面貌。寒门学子“逆袭”奋斗的故事,不仅源自他们个人的进取,也有赖于社会的进步,需要国家制度搭建让人们奋斗的良好平台和有利环境。
在黄国平的回应中,他列举了长长的感谢名单,表示自己受益于国家、政府、学校、社会以及老师和爱心人士的帮助。这些可贵的温情与善意,都将成为他日后工作生活的动力源泉。正如某位网友评价的那样,我们不仅可以将自己代入寒门学子的处境感知奋斗的力量,也应当代入那位提供生活费的胡叔叔,代入减免学杂费的高中校长,代入看到学生拖欠学费的老师……释放那些微小的、在我们看来可能是举手之劳的善意,或许就能帮助一个人实现命运的转折。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是艰辛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我们要勇于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坚定信念。怀抱感恩之心,别在怨天尤人中沉沦;无论走了多远,也不要忘记来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