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随“天问一号”在火星轨道上高速飞行的火星车,已被冠之以炎黄时代的掌火官祝融之名。即将踏足火星的“祝融号”,正点燃中国人星际探测的坚毅火种。
“天和”核心舱和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组合体,已转运至发射区域。国际空间站退役后,全人类唯一可以使用的中国空间站,已呼之欲出。
中国东方航空与中国商飞,正式签署C919大型客机购机合同。这是C919在全球范围内的首个正式购机合同。为了A(空客)B(波音)C(商飞)三驾马车的千里之行,中国人正迈开最为踏实的第一步。
中国航空航天的崛起,令世界瞩目。在近来该领域捷报频传之际,世界最大工业城市之一的苏州,正敞开胸怀拥抱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又一战略制高点。
今天,苏州市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大会召开。会上,总投资230多亿元的78个航空航天产业项目集中签约。“大飞机苏州产业研究中心”和“大飞机苏州航空产业园”正式揭牌。大会还发布了《苏州市发展航空航天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和《苏州市促进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若干措施》。
底蕴深厚
作为2020年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中国GDP站上了100万亿元的关口,相当于美国GDP的75%。而这一年,苏州GDP首次突破2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2%——苏州只占全国领土面积的0.09%。
2020年,苏州工业随着中国经济逆势上扬,完成了约1360亿美元的工业增加值(工业GDP)。之前的2019年,苏州工业增加值约1186亿美元,已达当年英国工业增加值的24%、法国的26%和意大利的28%,超过了瑞典、奥地利、阿根廷、埃及和越南。
苏州人均工业GDP已超越英国、法国和意大利。
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和666个工业小类。作为世界最大制造业基地之一,苏州工业力量不仅表现在纳入GDP的工业增加值上,更体现在反映产业链完整度和齐备度的工业总产值中。苏州规上工业总产值达3.48万亿元,是地区GDP的近1.75倍。苏州有16万家工业企业,其业务遍布35个工业大类、167个工业中类和491个工业小类。苏州工业的大、中、小全国占比分别达到了85%、80%和74%。
苏州制造业的强大更凸显在质量上。在苏州3.48万亿元的规上工业总产值中,有51%出自高新技术产业。2020年,苏州装备制造业总产值也历史性地突破了1万亿元。
得天独厚的制造业底蕴,是苏州承接并发展航空航天产业的经济基石。
盛衰启示
大飞机和半导体,是现代科技皇冠上的宝石,也是最难攻克的工业堡垒。目前世界上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有9个,而有能力掌握大飞机全产业链的只有美国一个国家。空客在得到英国、法国、德国等欧洲老牌工业强国的共同支持后才具备了和美国波音分庭抗礼的实力。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民用大飞机产业至今无法复苏。以C919为代表的中国大飞机正蓄势待发。
大飞机是制造业高度发达、工业门类齐全以及国家坚定意志的产物。波音、通用、普惠等少数美国航空巨头控制机体、发动机以及集成等核心技术,然后将其他很大部分零部件生产外包给中国、日本和欧盟国家。
737MAX的失败使波音陷入危机边缘。
不过长期去工业化不仅加重了美国经济对波音飞机等少数尖端产业的依赖,同时也反噬了波音飞机自身的品质。比如波音737MAX因控制系统问题而引发的坠机和大面积停飞,即重创了这家百年航空巨头。
在2020年1月中旬(疫情还未全面暴发),美国时任财政部长认为,波音737MAX所引发的危机可能会导致这一年美国经济增速下降0.5%。当时预测的美国2020年GDP增速也仅仅只有2.5%。
波音是美国最大出口商之一。然而受737MAX的致命缺陷和中美关系持续紧张的拖累,从2017年5月一直到今年4月,波音一共只向中国出口了区区15架民用大飞机。
作为“重返”月球的支柱,波音开发的SLS重型火箭因美国制造业的衰落而迟迟不能交付。
对于美国人是否真的登上过月球,至今都存在着巨大的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得益于冷战时代不计成本的海量投资和齐全的工业门类,美国航天业依然在很长时间内保持着世界顶尖水平。
可是随着制造业的衰落和航天飞机的退役,美国一度沦落到只有坐上俄罗斯人的飞船才能将本国宇航员送入太空的地步。尽管艾隆·马斯克的太空探索公司仍旧可以凭借着猎鹰系列火箭和“龙”飞船去继续炫耀美国太空实力的底蕴,但在诸如所谓“重返月球”等重大战略工程方面,美国却进展不大,并逐渐落后于中国。
归根结底,是制造业体系的瓦解无法在短期内再次支撑美国的太空雄心。相反,强大和完整的制造业体系恰恰是中国的优势所在,也是苏州有能力深度参与国家航空航天产业的力量之源。
发挥优势
几乎在不知不觉间,如今苏州的航空航天相关产业规模已达300亿元。苏州集聚了包括通用电气、赛峰、力源液压、航天工程设备、舍弗勒航空轴承等航空航天重要零部件及配套企业200多家,涉及动力系统、机电系统、航电系统、航空材料等诸多领域。产业链安全性、完整性和先进性显著提升。
苏州正全力打造全国航空航天领域协同创新高地、产业高地和人才高地,成立大飞机苏州产业研究中心,加强前瞻性、战略性宏观研究谋划。具体举措包括引入知名科研院所,联合建立西工大太仓长三角研究院、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海鹰空天材料研究院、中科院地理所苏州基地、空天院苏州研究院、北航苏州创新研究院、南航苏州研究院等重大创新机构。
在此基础上,苏州积极推动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深入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攻克技术难关、补齐发展短板,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
苏州航空航天产业的布局各具特色。
融入航空航天产业链,对苏州产业和发展的促进作用何在?
比如民用大飞机及其产业链,是国内极少数尚存在一定空白的万亿产值的工业门类。《中国商飞公司市场预测年报(2018-2037)》预测,未来20年,中国市场预计将累计交付9008架客机,总价值约1.3万亿美元——折合成人民币约9万亿,平均到每年约4500亿。
在美国,民用大飞机制造链条直接或间接影响着这个国家80%的经济活动。一架波音飞机的零部件,能够带动超过70个工业产业和行业的技术升级。
天兵科技与苏州展开强强合作。
一旦中国的大飞机开始大规模批量生产,那么一个强大的航空产业集群就将很快产生规模经济效应。以上海为中心的区域配套和协作能力将随着大飞机产业的全速运转而不断提升。届时,近水楼台的苏州企业将充分发挥精于制造的比较优势并参与其中。同时,一个围绕国产大飞机的、超过2.7万亿元的维修保障、工程服务等市场,也将逐步成为包括苏州企业在内的众多细分领域领军者的重要收入来源。
沪苏同城化有利于苏州制造业融入上海大飞机产业生态圈。后者将以平台和项目为牵引大力推动苏州制造业的产业升级,从而有助于苏州打造“苏州制造”品牌和特色鲜明的航空航天产业体系。
星辰大海
就在不久前,总投资40亿元的天兵科技运载火箭及发动机智能制造基地在张家港开工。2022年建成投产后,工厂将具备年产30发液体运载火箭和300台火箭发动机的能力,预计年产值超50亿元——天兵科技是中国商业航天领域第一家开展新一代液体火箭发动机及中大型液体运载火箭研制的高新技术企业。
天兵科技的签约落地,是苏州发力航空航天产业的又一强大信号。
航空航天产业是世界科技和高端装备制造竞争的重要战略制高点。资金和技术高度密集、产业附加值高和适航门槛高是这个产业的重要特征。为了加快发展该产业,提高产业配套能级,苏州专门出台了《苏州市发展航空航天产业三年行动计划》。
根据行动计划,苏州全面布局大飞机产业中的结构件部附件、机电航电产品、工业与机载软件、航空航天新材料和机场保障设备等6个子系统。同时进军航天产业和通用航空产业,积极发展增材制造、高端数控机床等航空智能装备,并在航空维修与适航测试、航空培训和医疗救护、通用航空旅游和运动以及航空贸易与金融服务等航空功能服务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志存高远的苏州航空航天产业。
大会还发布了《苏州市促进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若干措施》,以真金白银和真情实意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措施规定的很多奖励,都是千万级别的。比如对实到资本金5000万元(含)以上的企业,给予最高1000万元奖励。支持企业兼并重组以及核心技术和产品攻关,鼓励企业扩大工业有效投入,在这些方面的最高奖励也都是1000万元。对先进技术研究院最高则可补助2000万元。而对重大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可分别给予最高5000万元和500万元的项目资助、300万元的安家补贴。
苏州的目标是到2023年,全市能集聚超过500家航空航天产业链相关企业,产业链营业收入达到600亿元。同时打造一批航空航天特色产业园,培育一批航空航天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有一定影响力的航空航天产业研发和制造高地。
在可以仰望的未来,中国大飞机将飞跃广袤的大陆和辽阔的海洋,中国的宇宙飞船将载着中国宇航员进入空间站、拜访广寒宫并踏足火星。待到新中国一百岁时,中国航天器会直抵太阳系深邃边缘的无尽苍茫——能够为中国人的星辰大海之梦作出贡献,苏州幸甚至哉。
(圆桌观察员 顾善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