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国务院批复《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这是国家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又一重大布局。方案提出,将形成“一核两带”功能布局。其中,北向拓展带包括了虹桥-长宁-嘉定-昆山-太仓-相城-苏州工业园区,要重点打造成中央商务协作区、国际贸易协同发展区、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拓展区。在《总体方案》102项主要举措中,有21项涉及到苏州。苏州将依托“大虹桥”的强大驱动合力,深化与上海全市域、全领域的对接合作,加速“沪苏同城化”进程。
系列报道《共建大虹桥“朋友圈”》 ,带您走进大虹桥北向拓展带临沪第一站—昆山。
在过去一年,中国咖啡的交易量超过了5000亿元,其中长三角地区的占比就超过了70%。瞄准身边的大市场,昆山正在筹建的江苏咖啡交易中心,致力打造一个全国最大的咖啡产业基地,目前生豆、贸易、烘焙加工、品牌销售,全产业链国际上最牛的企业都相继落户。
从“种子到杯子”,香浓咖啡,让以电子信息产业著称的昆山,拥有了一个优质的增量。趁着共建”大虹桥“的新契机,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加速调整、优化提升正在昆山推进。
在昆山复旦科技园,薄薄一个”柜子“,白天太阳能充电,晚上可以供一幢独立房屋日常用电。这套家用储能系统,在同功率产品里最轻便,是复旦大学电光源研究所的明星项目。去年11月,项目团队从复旦大学入驻到位于花桥的昆山复旦科技园,钱敏华是团队技术总监。在他看来,虹桥到花桥的距离,就是图纸到产品的距离。
钱敏华表示,入驻昆山复旦科技园,让高校资源在更好地在市场落地,产品涉及到的上下游产业,都能在周边找到,组装产品非常方便。
昆山复旦科技园运营经理李婷婷表示,目前科技园已有40余家科技企业落地,致力打造临沪科技成果转化的第一站。
“第一”,是站在与上海协同发展最前哨的昆山,对自己的一贯要求。如果说,过去是背靠上海做承接,如今,则是要依托“大虹桥”共谋新机遇。目前,昆山正牢牢抓住“家门口的机遇”,围绕打造中央商务协作区、国际贸易协同发展区、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拓展区等,初步明确了68项具体任务,将项目化、清单化助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
昆山市委书记吴新明表示,昆山提出要整体提升南部三镇(锦溪、淀山湖、周庄)一体规划水平,做实昆山旅游度假区,打造虹桥商务区的配套合作区;昆山的制造业到去年已经超过了1万亿,智慧综保区建设得到了国家海关总署的大力支持,综保区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最早就是在昆山综保区试行,有非常雄厚的基础。
昆山综保区,全国最繁忙的综保区之一,5.86平方公里,诞生了全国进出口贸易的1.1%。如今,它也是全国效率最高的综保区之一,每一票货物进入这里,就开始了一场”数字之旅“。对效率的极致追求,让全国首创的集中查验方式也诞生在这里。
昆山海关关长杨芳明介绍,集中查验方式变“货等人”为“人等货”,企业的货从港口运输抵达昆山,只要在作业区进行检验合格以后,就直接可以进行销售、使用、生产,极大地提高了效率。
先人一步,快人一拍,如今,昆山正在全力提升城市能级,共建共享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朋友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昆山市委书记吴新明表示,怎样更好地融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建设,昆山应该说方向很明确。苏州要打造向世界展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美窗口”,昆山要努力成为“最美窗口”中间“最靓丽的风景”。
昆山已连续16年位居全国百强县的榜首,这离不开与上海地缘相邻、人缘相亲、业缘相融。站在沪苏同城的最前哨,昆山再与虹桥肩靠肩、手牵手,同频共振、共同发展。相信在这样的合力下,必将打造出长三角强劲增长极,使“大虹桥”真正成为联通国际国内市场的“彩虹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