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意味着告别春天、夏天来了。立夏在每个地区的风俗习惯都不一样。按照老苏州的习俗,在立夏这一天,人们要尝三鲜、挂鸭蛋、称体重等,来迎接夏天的到来。今年5月5日是立夏,姑苏区双塔街道百步街社区提前准备,为辖区居民和孩子们过了一个特别的立夏。
尝三鲜饮七家茶,开启夏天的味蕾
立夏尝三鲜是我国民间的一种习俗,即在立夏之日品尝时鲜。苏州的三鲜有地三鲜,指的是蚕豆、蒜苗、苋菜;树三鲜,指的是香椿、梅子、樱桃。而在苏州,地三鲜是立夏日必食之物。在居民周曼珍家的庭院中,孩子们像找宝藏一样剥起了蚕豆。“放入葱、盐清炒,最后加入一点白糖,糯糯的蚕豆带着一丝丝甜味,不要太鲜噢。”孩子们拿起手中的筷子,夹一颗蚕豆、一点苋菜、几根肉丝蒜苗。蚕豆清炒,鲜得可使人“忘肉味”。蒜苗炒肉丝,鲜嫩微辛特别入味。新鲜的苋菜入锅爆炒,加几瓣蒜,炒熟后略加些水,盖上锅盖焖一焖,到蒜瓣软烂的时候,蒜香和苋菜的鲜味也真正融合到一起,入口是又香又软。吃完这些时令美食,真正的夏天就要来了。
《清嘉录》中记载:“立夏,饮七家茶,免疰夏。”到了立夏,苏州还有喝“七家茶”的习俗。“七家茶”除给自己孩子以外,还馈送给乡邻,说是喝了可不疰夏。现在这个习俗逐渐发展成邻里之间每家各拿出一种蜜饯,以青梅、金桔、蚕豆瓣、桃片、玫瑰花、红枣,配以大麦茶,一起烹煮而成后共同分享。沈学敏阿姨精心准备了这些食材,又问邻居讨要了一碗蚕豆瓣。“这碗茶在清香中带着一丝丝甜味,而且红枣、大麦、蚕豆等都有一定的营养价值,真是美味又健康。”她表示,街坊邻居们平时关系都很融洽。谁家有什么好吃的东西,都会端出来给大家一起分享。“今天的‘七家茶’更是拉近了我们的邻里情。”沈阿姨说。
做一缸手工酒酿,回忆儿时的味道
苏州人在立夏有做酒酿的传统习俗。“糯米浸泡后上锅蒸熟,倒入凉开水,边倒边用手搓至米粒都分散,酒曲和米拌匀,取一个老式的小缸,把拌好的米压实,并在中间留个小孔,盖上盖子密封。用棉被包好,一天后,米粒尝起来有点甜了,两天后,小孔中充满了大部分水,这时的酒酿已非常甜了。”居民周曼珍带来了自己做的手工酒酿,在酒酿上撒上红红的枸杞,颜色更加漂亮。孩子们闻一闻酒酿的味道,都觉得香气扑鼻。“用清甜的酒酿做成的酒酿饼,以前到了这个时节外婆总会给我买上几只,这么多年过去了吃起来还是儿时的味道。”社区工作人员小陈说。
“青梅、冰糖、白酒,层层铺叠,一杯青梅酒,充满江南味道,真是夏日挚爱。”跟周曼珍有所不同,居民林林在带城桥下塘酿制一罐青梅酒。“江南以三月为迎梅雨,五月为送梅雨。”此时正值梅子青青,其味酸美,令人垂涎不已。酸脆的青梅加上冰糖,可制成青梅酒,观之通透清澄,食之酸甜醇厚,可消除暑意,调理肠胃。立夏时节亲手酿瓶青梅酒,留下这抹诗意。
挂鸭蛋称体重,整个夏天有劲头
“来,我们一起挂一挂蛋。” 在辖区的忠信桥头,孩子们坐成一排,互相挂着七彩鸭蛋。相传在立夏吃蛋,叫做“补夏”,使人在夏天不会消瘦,不减轻体重,劲头足,干活有力,因此在民间有“立夏吃蛋,石头踩烂”的说法。立夏这天早晨,苏州街头那些匆匆赶往学校的孩子们中间,有些会在胸口挂一只彩色小网袋,网袋里装着一只咸鸭蛋。而鸭是“压”的谐音,咸鸭蛋就是“邪压蛋”,脖子上挂咸鸭蛋的习俗,有压邪之意,这也是一个“苏式”立夏标准。
“一二三,起,小朋友,你有58斤重。”几个大人正在为孩子们称体重。“以前,没有现在的电子秤,就用牢固的大箩筐配上大杆秤给孩子们称一称体重。”钱思元《吴门乘补》云:“立夏日,家家以大秤权人轻重。”这个习俗起源于三国时代,传说孙权把妹妹孙尚香骗回吴国后,就不放她回蜀国了。刘备思念妻子,在立夏日就派大臣来东吴探望。孙尚香在吴国日子过得好不好呢?诸葛亮出了个主意,每年称一次体重看看。于是,民间便有了立夏日称体重的习俗,所谓“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据说,立夏日称体重后,孩子可以长得更健康,大人可以更称心如意。这个习俗就这样流传下来了,至今还保留着。(苏报融媒记者 管有明 通讯员 陈佳瑶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