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磊
2007年10月10日,袁隆平在蒋巷村千亩丰产方的田埂边观察水稻长势。苏报融媒记者 濮建明 摄
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一代国士永远离开了这片他奋斗过的土地,我们向他致敬,不仅仅是因为他为中国人摆脱饥饿所作的历史贡献,更因为他身上所展现出的那种纯粹、朴实、高尚的人格。我们向他致敬,就要珍惜并感激他的奉献,赓续他身上的家国情怀,传承他所坚持的事业。
致敬袁隆平,须珍惜和感激他为中国、为世界所作的贡献。他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50多年来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粒粒皆辛苦,节约粮食、珍惜丰收是对袁隆平院士最好的感谢。目前我国的粮食浪费问题还比较严峻,每年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接近中国粮食总产量的6%。如今已很少有人体会到粮食短缺的痛苦,但丰收不是浪费的理由。敬天惜粮、勤俭节约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仓廪实而知礼节,我们应继承优良传统,以“光盘行动”践行节约粮食的初心,铭记“丰年不忘饥苦,富岁当思节约”之诫。
致敬袁隆平,须赓续他身上的家国情怀。以袁隆平、钟南山院士为代表的一代代“国士”之所以被称为“国士”,就是因为他们将自己的命运与整个国家、社会的命运相连,将自己的成就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中,所以他们得到了国人的广泛爱戴和赞扬。为人民谋幸福的人,人民终究会记住他。袁隆平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却改变了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安全问题。20世纪90年代,有人提出“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在此背景下,我国提出超级稻育种计划,袁隆平领衔的科研团队不断攻关,刷新水稻的世界纪录,对这一世纪问题,他们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他一生荣誉无数,却始终低调生活,保持着一个科学家的高尚品格和永恒的家国情怀。从历史到现实,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家国大义,“小家”同“大国”同声相应、紧密相连。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向袁隆平致敬,就要赓续和发扬他身上的家国情怀。
致敬袁隆平,更须继承先生的事业。他有一个浪漫的“禾下乘凉梦”,这个梦想将激励后辈继续前进。从吃饱到吃好,一代代青年人要从袁老手上接过火种,为国为民,继续发光发热,为中国的粮食安全贡献一己之力。他曾说,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上。他希望更多青年从事现代农业,致敬袁老,我辈应将杂交水稻的科研事业继续发扬光大,让中国的粮食安全具有更加坚实的根基。
浩瀚银河中,有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如今袁老带着他的“禾下乘凉梦”,正在星空上注视着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爱他的人们,而我们将在这片土地上继续耕耘,让他的梦想照亮现实。
(作者单位:常熟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