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杰
最近,关于年轻人“躺平”是否正确的话题在互联网上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围绕这一话题,网友和社会各界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
其中有部分观点,看似分析得头头是道、有理有据,实际上经不住推敲,非但未能给正在遭遇思想困惑或现实困境的年轻人以正向的感召和鼓励,反而还会引起误导,影响到部分年轻人,导致他们放弃人生理想,弱化奋斗意志,甚至直接“瘫倒在地”,止步不前。
事实上,有些年轻人嘴里喊着“躺平”,却未必真的就自暴自弃,有的时候是在以吐槽的形式释放压力,以宣泄的方式为负面情绪找到一个出口。
“躺平”,很可能是每一个人在人生长河的某个阶段都会遇到的一种自我放松状态,冠之以“可耻”的帽子是欠妥的。每个人都是现实的人,都脱离不了俗世生活,都要面对种种困难,所以“躺平”是再正常不过的一种状态,古往今来人皆有之。
“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的诸葛亮,“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陈继儒,“几时归去,做个闲人”的苏东坡,“红颜弃轩冕, 白首卧松云”的李白……他们的人生也都曾遇到过不顺之境、陡坡之时、险滩之地。他们之所以能留下意境深远、广为传颂、跨越千年的诗篇,就因为他们在某个“躺平”之时,能够抚平思绪、重整行装,获得更深的人生体悟,拥有更多的人生智慧,从而留下千古绝伦的佳作,惊艳至今。
以史为鉴,方知其理。“躺平”后能够认真思考自己所需所求所望,才是“躺平”的真正价值所在。
不想被“割韭菜”,就应该增强本领大胆去闯,让自己更强大;不能承受一线“拼命”的巨大压力,也可以尝试退居二线换条路线,奔往新的圆梦之路。
总之, “躺平”后就得静下心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制定符合实际的人生规划、人生目标,给自己闯的动力、试的勇气,勇敢地站起来,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要坚信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没有走不完的路,更没有渡不尽的险滩。
对于有些年轻人“你赢任你赢,我们爱躺平”的态度,我们更需要的是多一些倾听、多一分理解,多从他们的角度去看问题,用我们的共情心、同理心帮助他们走出一时的困惑。在此基础上,寻求沟通对话,而不是动辄“打棍子”“扣帽子”。如果我们总是站在高高在上的视角说教,则不可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反而招致更多的反感。
另外我们也要看到,年轻人的实际行动已经证明,他们这个群体面对艰难险阻时,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颓废无斗志、退缩不前。
例如,在与新冠病毒的斗争中,随处可见中国“90后”“95后”的身影。他们当中有快递小哥,有医护人员,有社区工作者,有公安干警,更有不少青年大学生。前不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后,中国年轻人更是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们的三观很正。
愿中国的年轻人都能摆脱人生中遇到的思想困惑,不必听自暴自弃之类的流言,坚持向上向善,不负韶华,让青春在奋斗中闪光。
(作者单位:常熟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