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雅萍
6月23日是第74个“国际奥林匹克日”,旨是鼓励世人不分性别、年龄或体育技能的高低都能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半月前,继《觉醒年代》热播后,新高考全国1卷作文题“根据‘体育之效’片段素材写感悟”再次将毛泽东同志的《体育之研究》刷上热搜。这篇诞生于旧中国的数千字论文,历经百年,其关于体育的思考,今天读来仍觉切中时弊、回声阵阵。
“体育之要,伤提倡者之不得其当。”“夫中国——东方病夫也”,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败给日本后,中国这个文明古国,俨然成为西方人眼中的东亚病夫,面黄肌瘦、身衰体弱。1915年,日本帝国主义以威逼利诱手段迫使袁世凯政府签订“二十一条”,同年,毛泽东好友易昌陶因病去世。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和好友的英年早逝,青年毛泽东有感于“国力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愈发意识到强身健体的重要性,于是以“二十八画生”为笔名,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体育之研究》,强调强健体魄的重要性。
反观今日之中国,国力日渐强盛,任人欺凌的局面一去不复返;纵观中国百年奥运史,从全军覆没到“金牌大户”,中国在“体育大国”的赛道上不断超越。但体育领域的“流光溢彩”并没有带动全民身体素质的“水涨船高”,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干饭”、“逐瘦”与“躺平”之风并行,臃肿者众、枯瘦者众、亚健康者亦众,更有甚者,鼓吹“朋克养生”,一边养生、一边作死,着实辣目。国人体质健康水平难言乐观,实危民族复兴之“国梦”,无怪乎教育部将体育“抬”进高考。当年提体育,旨在“救国救民”,今日倡体育,希冀“富国强民”。
“体育之弊,率多有形式而无实质。”1917年,由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对体育活动不够重视,加之功课繁忙,10分钟课间操制度有其名而无其实,以致7名体质过弱同学不幸染病身亡。痛失学友的毛泽东,在追悼会上写下挽联:“为何死了七同学?只因不习十分操!”基于体育教育走形式的初步“诊断”,他在《体育之研究》再次论述“故愚观现今之体育,率多有形式而无实质。非不有体操课程也,非不有体操教员也,然而受体操之益者少。”
当年毛泽东同志对体育之弊的深切认识,今时今日仍发人深省。长期以来,学校教育“重德智而轻体育”,体育课多成“边缘学科”,待体育加试分数提高、体育课时增加,风习稍改,家长也多意识到体育之于孩子健康的重要性,但囿于分数至上、学业竞争等现实问题,体育教育拼应试者众多,体育课让位于文化课现象不乏,繁重的补习班,更挤压了青少年的美好运动时光。试想,孩子玩耍的天性被驯化成没有感情的“分数”,玩耍时还要想着“及格”还是“优秀”,体试一过、运动暂停,这样怎么能让孩子学会真本事,怎么能从根本上增强体质呢?“爱屋及乌”没演变为“厌屋及乌”已是万幸。
“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体育之研究》第四部分辩证地阐明了体育运动的益处,“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筋骨者,吾人之身;知识、感情、意志者,吾人之心。”坚持锻炼身体,体质弱者可变强,“身体健全,感情斯正”“身心可以并完”可见体育运动对于养成乐观的心态、积极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都至关重要。体育运动还可以锤炼意志、催人团结向上,这些良好的品质均可迁移到人的意志品格。“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的全面发展,始于体育运动。
“体育之效”篇将体育运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青少年群体来说,正值身体发育的“猛涨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至关重要。强化体育教育,除“体育之弊”、现“体育之效”,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各方全面参与和保障。对家庭来说,要督促意志薄弱的孩子参加体育锻炼,避免其沉浸于电子游戏、短视频,养成良好生活规律;对学校来说,应让学生“动起来”“乐起来”,“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对国家和社会来说,整合资源、统筹布局,营造青少年体育教育良好机制和氛围,才是根本之策。
与百年前比,国人对体育的理解早有质的变化,随着全民健身的提倡和普及,运动成为一种时尚,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自觉。但这远远不够,我国要实现“体育强国”目标,青少年是战略的重要内容,他们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在国际奥林匹克日到来之际,让我们和他们,一起来做“体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