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州街巷到古典园林,从耕读世代传家到状元甲冠天下,今天(7月5日)下午,相城区太平老街书香小院里,众多读者跟着江苏省作协名誉主席、著名作家范小青走进江南文化,品味“吴韵书香”,体会苏州自古以来的“崇学尚德”之风。
本次活动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相城区委员会、苏州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相城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相城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相城区人民政府太平街道办事处承办,中国民主促进会相城区委员会、相城区作家协会协办。这也是第十一届江苏书展“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系列讲座活动之一,由引力播App进行了全程直播。
“江南文化的根本是人。”“文化熏陶人,人创造文化。”活动现场,范小青从苏州人读书、生活和性格三个方面阐述了江南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解读了苏州园林背后深刻的人文内涵,携读者领略刻在苏州人骨子里的浓浓书香。范小青表示,读书可以修身、明理,范仲淹、冯梦龙等众多苏州贤士就是从书本当中汲取营养,身体力行为百姓造福。而由于长久的文化浸润,许多仕途不顺的苏州文人转而“隐于艺”,将自己的志向转化为对艺术的追求,为后人留下诸多文化瑰宝。如此种种,共同铸就了“江南文化”的深刻内涵。
苏州的老宅门口常挂有一块匾,匾上通常会写“厚德载物”“耕读传家”等家风家训。“人们常说‘头顶三尺有神明’,这匾上的四个字就是真正的‘神明’。”范小青表示,这些就在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浸润了一个又一个苏州人,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向学、好学。而老宅里精巧的砖雕门楼、雕花门窗,看起来是淡然的、出世的,但其实是有追求的。只是苏州人的追求,苏州人的努力,是低调的、不张扬的,是悄悄地进行的。“若不然,苏州怎么会状元甲冠天下,仅仅一条平江路就出了17名状元?”范小青说,苏州人外表温和内敛,却又韧劲十足;看似散淡,实则讲究、低调、包容,这与祖祖辈辈爱读书的传统密不可分。而这世代形成的人文性格,正是江南文化赋予现代苏州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60分钟的讲座,范小青娓娓道来,读者们凝神静气,听得入神。讲座结束后,范小青还和不少读者进行了互动,对他们的问题作了针对性回答,并分享了自己的写作生涯。“很多人年轻的时候都有一个文学梦,但怎么样才能坚持?需要你真心热爱它,即使再忙,也要抽一点时间来写作。”范小青说,江南文化,既是达官贵人、文人雅士的,也是平民百姓的、接地气的,是渗透在苏州人生活方方面面的,是点点滴滴在心头的,是活在当下这个生动的时代的。(苏报融媒记者 姜锋 实习生 顾星月/文 倪黎祥/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