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昆山首次运用区块链技术完成农村闲置住宅使用权流转交易,淀山湖镇永新村六如墩25号闲置住宅12年使用权被某企业以18.69元/月/平方米的单价,在江苏省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上竞得。依托省信息服务平台,此笔交易信息直接上链存证,保证房源可信、交易真实、结果可溯,这也是全国首笔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闲置住宅使用权流转。
昆山城镇化程度高,到城市购房定居的人不在少数,一些村里农房处于闲置状态。通过将闲置住宅使用权“上链”流转,破解了交易可信的难题,有利进一步盘活农村“沉睡”资产、扩大农户财产收益权。“交易完成后,后续合同拟定、签约这些都不用老百姓自己跑了,日后租金收入村里会直接全额分到‘户主’手上,交易过程都看得到,群众很放心!” 淀山湖永新村村委会主任蔡顺华说。合同签订后,这些农房将会被改造成为民宿,接待外地游客。
由于毗邻上海,每逢节假日,昆山乡镇成为“周边游”的热门选择,民宿和农家乐的发展加速了闲置住宅升级改造的需求。虽然需求量大,但是闲置住宅流转纠纷问题一直存在。过去闲置住宅多是私下协商流转,没有规范的流转程序和合同,对权籍信息和地籍信息难以确认,农房主人或第三方租客如违反合约,经常引发矛盾。此外,更因缺乏可证可信的交易信息,银行无法提供后续的金融服务与保障,使得区域农房交易难以形成规模化流转与产业化经营。
昆山以承担全国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为契机,在淀山湖镇六如墩村成立了专业合作社,村民将闲置住宅入股合作社并委托给社里,在江苏省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进行流转,依托区块链技术,一方面可以规范流转行为,减少交易纠纷;另一方面通过交易的信息和上链的数据,可引导更多的金融活水流向农村。
“这栋农房变成民宿后,将给农户带来每年五万多元的稳定收益,还将额外获得民宿项目年净利润的20%分红。”淀山湖永新村村委会主任蔡顺华补充表示。
据悉,目前昆山正持续推进农房规范翻建工作,该市农房已翻建完成1.3万余户。“接下来将持续推进宅基地确权颁证工作,明晰农户的房屋所有权和宅基地使用权,为农村宅基地流转、抵押等权能拓展提供基础。”昆山市农业农村局发展改革与资产管理科相关负责人表示。(苏报融媒记者 朱新国 占长孙 通讯员 昆农轩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