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对象名单公布,通安镇树山介石书院成功入选。
“千个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工程是创新拓展城乡公共文化空间,汇集各方力量、整合优势资源、融合多元业态,打造千个具有人文关怀、审美品位、文化内涵和社会影响力的“最美公共文化空间”。
而位于通安镇树山竹林深处的介石书院是苏州图书馆树山分馆,凭借浓厚的文艺气息,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文人学者、艺术家、知名专家开展艺术创作。
介石书院的“介石”二字来自《易经》中的“介于石,不终日,贞吉”的记载,有“操守坚贞”之意。介石书院原位于大石山麓,隆庆年间,明朝名宦顾存仁辞官还乡后,为了“系师承,劝风俗”,建立了介石书院,培养了不少人才。万历年间书院因诏遭弃,后由顾存仁的玄孙顾苓将其重修。修复后,顾苓广请名人题匾作文,以示纪念。著名的《介石书院图》就是崇祯年间,顾苓请文徵明的曾孙、著名画家文从简绘制的。后来,经过一场改朝换代的浩劫,介石书院又渐趋荒废,直至消失在历史的云烟中。
如今,在乡旅融合发展的大潮中,树山村依托深厚的古吴文化积淀、众多名人遗迹和神话传说,深入挖掘和修复当地历史文化遗存,在树山木栈道的竹林里再现了这座“介石书院”。
介石书院为中国风木结构,造型古朴典雅。图书馆设计师的初心是打造一间明代风格的中式书房,以明代“大石山房”为蓝本,再现文人墨客谈诗论道、品鉴交流的场景。
通安镇依托介石书院,积极发展“阅读+”,即“阅读+旅游”“阅读+文化”“阅读+环保”等,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社会组织等资源,精准开展丰富、立体的阅读活动。
近年来,介石书院联合通安镇团委、科技城医院团委举办世界环保日、抗“疫”故事分享会等主题活动,借助“树山星享夜”开展“乡村故事会”“自然博物夜”等趣味盎然的活动,点亮村民夜晚文化生活。(苏报融媒记者 周建越 刘晓平 通讯员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