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瑾
社区亲子活动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2020年,中国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为17.2%,重度抑郁为7.4%。数据表明,青少年正遭遇“心理危机”。该怎么拯救他们的“不开心”?
家庭是温馨的港湾,对于青少年来说尤其重要。家庭教育影响着孩子个体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健康向上的家庭,每个家庭成员之间角色明确、彼此关爱,孩子遇到“不开心”,能通过温馨平等的家庭氛围及时化解,走出心理阴霾,变得更加阳光自信。
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首先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这需要每个家庭成员的努力,要尽量避免父母不良的关系对孩子造成伤害和负面影响。作为父母,要在夫妻恩爱、孝敬父母、关爱子女上率先垂范,在教育子女问题上以理服人,要和孩子成为知心朋友,让孩子有什么事都毫不隐瞒地和你商量,这样才能全面了解孩子。在孩子有错误时,你能及时给予纠正;在孩子有困难时,你能给予帮助;在孩子陷入迷惘时,你能及时指点,让孩子有了问题不再“独自疗伤”。
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平等与尊重是基础。亲子关系融洽自然,未成年人自尊、自信、开朗。父母作为长辈,平时要学会和孩子沟通,懂得跟孩子聊天的艺术。要警惕亲子关系中的溺爱,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温柔陷阱”。家长只有树立科学的亲情观,才能做到爱而有度、严而有格。千万不能事无巨细地插手孩子的生活,不给孩子留出自由探索、成长的空间,孩子遇到问题,也不能完全越俎代庖,导致孩子变得没有主见,丧失个体的独立性。在关爱孩子的同时,为孩子留下一定的空间,也是尊重孩子的体现。如果父母将孩子看成一个与自己平等的、独立的个体,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想法,孩子就能充分发挥潜能,逐渐形成健康的自我,遇到困难也就多了战胜的勇气和力量。
孩子的心理危机很大一部分来自学业压力。家长要避免过多地将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一些家长过于焦虑,只要孩子不学习、不听话,就压不住火。有的家长开口闭口“别人家的孩子”,不断给孩子加压,似乎不给孩子报班,就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这样的行为,出发点虽然是为人父母望子成龙之心,但问题是,当我们对孩子的要求只剩下学习,还要求孩子在学习上做到“超常”时,我们的孩子就可能变得“不正常”。家长要放宽心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才能帮助孩子进步,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培养孩子健康的志趣,也是化解孩子心理危机的“良药”。孩子兴趣爱好广泛,心理阴霾就不易入侵。作为家长,要鼓励孩子发展兴趣爱好,鼓励他们参与社会实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家长平时可以带孩子开展常态化的文化娱乐旅游活动,让孩子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兴趣爱好,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称职的家长。用平等温馨的家庭氛围,搭建孩子成长的乐园,孩子的心理危机就能及时消弭。面对孩子的“不开心”,每个家长都应该引起重视,并对症下药,为孩子自信阳光竖起更坚实的“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