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启动污水治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 将建1227.68平方公里“达标区”
□苏报融媒记者 韩丽媛
为进一步改善水环境质量,加快补齐生活污水治理短板,高水平推进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近日《苏州市污水治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启动,预计总投资133.44亿元。目标是到2023年,苏州全面实现污水“全覆盖、全收集、全输送、全处理”,构建“源头管控到位、厂网衔接配套、管网养护精细、污水处理优质、污泥处置安全”的污水治理新格局。基本消除城镇建成区污水直排口和污水管网空白区,建立能力匹配的污水处理系统,打造污水治理提质增效样板区;全面消除城市建成区劣Ⅴ类水体,打造一批清水精品河道。
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4万吨/天
全力攻坚862个未治理自然村
“要提高污水治理能力,首先要从顶层设计上提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苏州市水务局一级调研员夏坚说。《方案》指出,未来苏州将优化污水处理设施布局,适度超前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新改扩建污水处理厂13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4万吨/天。城镇建成区污水管网将扩大覆盖范围,建设主管网394公里,基本消除管网空白区。未来苏州还将新建、改造污水泵站152座,在关键节点泵站增设水质、水量监测设施,统筹推进供水、排水分区计量,加强水量平衡分析,助力污水应收尽收。
农村污水治理也是此次行动的重点任务之一。“一些古村落存在地势逆差问题,传统的重力管网难以起效。”夏坚说,目前苏州还存在862个未治理自然村。《方案》指出,为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效,苏州将对距离市政污水管网较近的村庄采用接管方式,开展污水治理,利用真空负压等新型污水处理技术解决难题,力争2023年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100%。
乡镇建成区域“达标区”面积至少65%
重点区域优先建设
《方案》提出,到2023年,苏州城市建成区和江南水乡古镇古镇区75%以上面积、乡镇建成区65%以上面积建成“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以下简称“达标区”),累计627个,1227.68平方公里,将优先实施重点区域、敏感区域的“达标区”建设。
夏坚介绍,建设“达标区”首要任务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水直排和混排口。针对以往污水治理的薄弱点,此次行动提出,将重点排摸汽修洗车、洗衣店、小诊所等“小散乱”排水户,建立问题清单和任务清单,及时整治。对于阳台污水,新建小区阳台将设置独立污水收集管道,老旧小区阳台污水将采取雨污分流改造或截流措施。另外废水接入市政污水管网的工业企业也将接受全面排查评估,经评估认定不能接入污水处理厂的、按规定自行处理直接排放的废水和尾水不得接入市政污水管网,已经接入的限期退出;允许接入的,经预处理达标后接入。
“国省考断面关联区域、水源地和旅游景点等均属于重点区域和敏感区域。”夏坚说。《方案》指出,对太湖、阳澄湖一二级保护区、重点国省考断面关联区域的独立设施,不能达到出水水质要求的,将优先采用接管方式改造提升。此外,在2021年第1号总河长令“消劣争优”攻坚行动中已排查出的170条劣Ⅴ类水体,也将优先开展关联排水区达标建设,并于2021年底前基本完成。
新增尾水湿地10处
打造零直排河道
污水处理厂的尾水将物尽其用。《方案》提出,要充分利用高质量生态湿地尾水,作为河道生态补水,实现尾水资源化利用。未来苏州将新增尾水生态湿地10处,充分利用高压走廊、高速走廊和经过生态改造的支河、断头浜等,因地制宜推进尾水生态湿地建设,提高尾水安全性。“一些河道因水动力不足难以达到更好的生态水平,经过净化后的尾水正好作为补充,优化河道生态。”夏坚说。
《方案》还指出,苏州将在每个地区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片区或河道,建设零直排样板区或零直排河道,针对性补充生态修复措施。有条件的引入污水厂高品质尾水或进行补充水源预处理,并对河岸环境开展优化整理,形成水清、岸绿、景美的精品河道,提高污水治理的显示度和群众获得感,将污水治理成果转化为高品质环境公共产品。